[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斜板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39371.6 | 申请日: | 2019-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6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沈君华;黄志文;张鹏;罗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0;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温甲平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斜板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墙,所述支撑墙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分层设置有光滑斜板,所述光滑斜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沉泥槽,所述沉泥槽靠近支撑墙内壁一侧与支撑墙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沉泥槽的表面且位于光滑斜板正对应位置开设有漏孔,所述池体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支撑墙两侧依次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布水墙和第二布水墙,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该种新型斜板沉淀池,分层设置的光滑斜板与平流沉淀池相比,沉淀面积更大,缩短水流流程;水流为水平流动,增加了沉泥槽,实现沉积物与水流及时分离,抗冲击能力强;光滑斜板属于组装件,易于安装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斜板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
现有的沉淀池水流速度受限制严重,水流速度过快容易出现沉淀物重新返回水流内的情况,影响过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斜板沉淀池,解决了现有的沉淀池收到水流速度受限制、沉淀物易返回水流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斜板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墙,所述支撑墙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分层设置有光滑斜板,所述光滑斜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沉泥槽,所述沉泥槽靠近支撑墙内壁一侧与支撑墙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沉泥槽的表面且位于光滑斜板正对应位置开设有漏孔,所述池体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支撑墙两侧依次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布水墙和第二布水墙。
优选的,所述池体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池体与第一布水墙之间、第一布水墙与支撑墙之间、支撑墙内壁的底部、支撑墙与第二布水墙之间及第二布水墙与池体之间均设置有排泥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布水墙和第二布水墙的表面均与分布有透水孔。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池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光滑斜板和沉泥槽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沉泥槽的底部与支撑墙内连通。
优选的,所述光滑斜板之间的层高为3-10厘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包括:该种新型斜板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墙,支撑墙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分层设置有光滑斜板,光滑斜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沉泥槽,沉泥槽靠近支撑墙内壁一侧与支撑墙内壁固定连接,沉泥槽的表面且位于光滑斜板正对应位置开设有漏孔,池体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支撑墙两侧依次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布水墙和第二布水墙,分层设置的光滑斜板与平流沉淀池相比,沉淀面积更大,缩短水流流程;水流为水平流动,增加了沉泥槽,实现沉积物与水流及时分离,抗冲击能力强;光滑斜板属于组装件,易于安装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墙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池体、2-支撑墙、3-光滑斜板、4-沉泥槽、41-漏孔、5-第一布水墙、6-第二布水墙、7-进水管、8-排水管、9-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海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9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拆装树脂罐
- 下一篇:一种小型化妆品废水批式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