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渗透净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38729.3 | 申请日: | 2019-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8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秀;路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兴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净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包括外壳体,在外壳体下方设置有支脚,外壳体侧壁设置有进水管和净水排放管,所述外壳体外侧壁设置有进水斗,进水斗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底板将外壳体分为上下两个腔室,在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滤筒,并在滤筒外壁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滤筒内固定设置有网状支撑板,在网状支撑板上表面通过弹簧与浮板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滤筒连通并位于网状支撑板下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位于滤筒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以期望加快水体净化速率和改善水体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主要是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厨房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生活中人们一般会直接将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现有的污水净化过滤大都采用反渗透净化,但净化速率较慢,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以期望加快水体净化速率和改善水体净化效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反渗透净水装置,包括外壳体,在外壳体下方设置有支脚,外壳体侧壁设置有进水管和净水排放管,所述外壳体外侧壁设置有进水斗,进水斗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底板将外壳体分为上下两个腔室,在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滤筒,并在滤筒外壁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滤筒内固定设置有网状支撑板,在网状支撑板上表面通过弹簧与浮板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滤筒连通并位于网状支撑板下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位于滤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斗上设置有滤网,并在滤网下方设置有两层第一网隔板,且两层第一网隔板之间填充有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下部腔室中固定设置有两层第二网隔板,且两层第二网隔板之间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所述净水排放管位于下层的第二网隔板17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滤筒下方设置有浓缩液排放管,该浓缩液排放管贯穿外壳体侧壁并在浓缩液排放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呈环状的漏水孔,该漏水孔位于滤筒外壁与外壳体内壁之间的腔室中。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对水体进行了4重过滤,分别为滤网初过滤,活性炭过滤、反渗透过滤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过滤,通过该4重过滤,过滤出了水体杂质,降低了水体的盐份和其他溶质,同时也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降低了水体的硬度,从而显著改善了水体的过滤净化效果,在反渗透过滤中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通过弹簧连接的浮板,以增加反渗透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从而提高反渗透的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滤筒、3-反渗透膜、4-浮板、5-弹簧、6-网状支撑板、7-进水斗、8-滤网、9-第一网隔板、10-活性炭、11-进水管、12-水管、13-浓缩液排放管、14-阀门、15-加热装置、16-底板、161-漏水孔、17-第二网隔板、18-离子交换树脂、19-净水排放管、20-支脚、21-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兴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兴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8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线布线辅助推车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组合型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