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卷打捆一体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38584.7 | 申请日: | 2019-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4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燕;徐菲;胡祥松;张昱;唐晓群;陈见君;吴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宜硕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B65B13/22;B65B13/32;B65B27/0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夏冬玲 |
| 地址: | 443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捆 一体机 | ||
一种盘卷打捆一体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盘管支架,盘管支架通过后部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盘管支架上一侧设有多个夹紧片,每个夹紧片通过杠杆驱动机构驱动翻转;盘管支架上且位于两夹紧片之间的间隔处设有上框架,对应一侧的打捆机上设有下框架,上框架、下框架通过对接机构对接;所述打捆机通过直线导轨滑块组件与机壳连接,机壳内设有左右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与打捆机连接并带动打捆机来回移动。本新型提供的一种盘卷打捆一体机,能够完成盘管的多次打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捆机,尤其是一种盘卷打捆一体机。
背景技术
对于电缆、水管等柔性线材而言,其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盘卷,并用塑料缠绕或钢带、塑料带径向打捆之后予以储存、搬运和运输。但目前使用的盘卷以及打捆设备,通常是半自动盘卷、打捆都是人工手动作业且只能每次单道,导致一个盘卷管需多人协作多次操作才能打梱好,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
钢带和塑料带是如今应用更为广泛的打捆材料。特别是随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石油化工产业的崛起,塑料成为了应用最广的材料,为塑料带自动化打捆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有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塑料带自动化打捆机主要分为半自动打捆机及全自动打捆机两类。
具体而言,其中半自动打捆机采用工人手动送带,其可以既实现对纸箱等材料的外表面打捆,也可以对盘卷材料进行径向打捆,但由于是手动送带,所以生产效率较低。全自动打捆机采用自动送带,但在送带过程中由于机器不能像工人一样将塑料带从盘卷材料的内圆柱面穿过,因此其只可以对纸箱等材料的外表面进行打捆。同时,这两类塑料带打捆机一次仍然只能在一个位置进行打捆。相应地,本领域亟需对此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或改进,以便更好地符合现代化盘卷打捆工艺在操作效率及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更高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盘卷打捆一体机,能够对盘卷材料进行盘卷、径向打捆且可进行多处径向打捆,一次性完成柔性线材的打捆作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盘卷打捆一体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盘管支架,盘管支架通过后部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盘管支架上一侧设有多个夹紧片,每个夹紧片通过杠杆驱动机构驱动翻转;盘管支架上且位于两夹紧片之间的间隔处设有上框架,对应一侧的打捆机上设有下框架,上框架、下框架通过对接机构对接;所述打捆机通过直线导轨滑块组件与机壳连接,机壳内设有左右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与打捆机连接并带动打捆机来回移动。
所述盘管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周向平行布置有多个扇形框,扇形框之间的间隔大于打捆机的宽度;所述底座上周向竖直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外侧设有弧形板、内侧设有铰接耳板。
所述杠杆驱动机构包括夹紧片,夹紧片后端依次与支撑柱、气缸铰接。
所述上框架、下框架均包括架体,架体内设有翻板,翻板通过弹簧与架体底部连接,所述架体底部与翻板之间预留打捆带通过间隙。
所述对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框架左右端的定位块,定位块下端设置有定位孔;在对应的下框架上设有凸块,凸块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顶针,顶针与定位孔匹配。
所述顶针前端通过螺母进行限位固定、后端通过压缩弹簧进行缓冲。
所述打捆机包括打捆机壳,打捆机壳内安装有机芯,打捆机壳左右两侧安装有下框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盘卷打捆一体机,通过采用大功率伺服电机带动盘管支架进行盘卷管材,使得传统的盘卷操作简单高效、同时在盘卷结束后能够控制打捆机的前进后退,并使得打捆机的下框架与安装在盘卷支架上的上框架对接,能够更快捷地将打捆材料从盘管的内圆柱面穿出,完成圆柱形盘管的均匀打包过程,因而尤其适用于塑料带打捆工艺之类的应用场合,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且所用结构较少,能够解放劳动力,实现管材生产的完全自动化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宜硕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宜硕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8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