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7608.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7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卢启光;梁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立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A61L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吸氧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辅助装置,包括罩体、鼻塞管、束管桶和加湿桶,所述罩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鼻塞管,所述鼻塞管的底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通过垫块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风扇,所述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湿桶,所述罩体的内顶壁通过垫块固定连接有杀菌灯。经电机、风扇和鼻塞管的搭配设置,使用时通过电机带动风扇转动,进而将氧气通过鼻塞管输入置患者鼻腔内,从而起到了有效供氧的作用,通过束线桶和拉力弹簧的搭配设置,从而起到了收纳多余连接管的作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上,经常采用氧气吸入的方式来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以维持人体代谢和生理需要。氧气吸入的方式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吸氧设备是麻醉科内的一种辅助设备,但现有技术中患者吸氧时,吸氧设备无法固定支撑,容易滑落,且吸氧管容易混乱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辅助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辅助装置,包括罩体、鼻塞管、束管桶和加湿桶,所述罩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鼻塞管,所述鼻塞管的底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通过垫块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风扇。
可选的,所述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湿桶。
可选的,所述罩体的内顶壁通过垫块固定连接有杀菌灯。
可选的,所述罩体外表面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远离罩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块。
可选的,所述束管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力弹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吸氧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急诊科用吸氧辅助装置,经电机、风扇和鼻塞管的搭配设置,使用时通过电机带动风扇转动,进而将氧气通过鼻塞管输入置患者鼻腔内,从而起到了有效供氧的作用,通过束线桶和拉力弹簧的搭配设置,从而起到了收纳多余连接管的作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该急诊科用吸氧辅助装置,经绑带和插接块的搭配设置,从而起到了充分固定装置的作用,解决了吸氧设备无法固定支撑,容易滑落的问题,通过杀菌灯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对氧气进行杀菌的作用,通过加湿桶的设置,从而对氧气进行了加湿的作用,罩体中设置有密封棉,达到了缓冲罩体对患者面部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体;2、鼻塞管;3、束管桶;4、加湿桶;5、伸缩管;6、电机箱;7、电机;8、风扇;9、连接管;10、杀菌灯;11、绑带;12、插接块;13、拉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立,未经李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7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室排水沟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有机物的液相单级质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