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的漂浮物清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37156.2 | 申请日: | 2019-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6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洪隽琰;董尚斌;刘蕾;孟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20002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生态 治理 漂浮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的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两只用连杆连接固定的浮船,两只浮船之间安装一个呈U型的固定网架,所述固定网架的两末端分别铰接一个活动网架,所述活动网架的顶端中间与同侧的浮船的顶端前部用拉簧连接,所述活动网架和固定网架的内侧安装一条长方形的滤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安装在两个活动网架内侧的滤网部分对河道中的漂浮物进行拦截和导流,使漂浮物聚集到安装在固定网架内侧的滤网部分中,从而方便工人集中打捞聚集后的漂浮物,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清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漂浮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的漂浮物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河道的水面上漂浮着落叶、白色垃圾等漂浮物,这些漂浮物不仅会影响水面的观赏性,若不定时清理沉积到河道底部还会腐烂使水发黑发臭,因此园林中的河道会有工人对漂浮物进行清理。目前主要是由工人划着船用长柄捞网对漂浮的垃圾逐个打捞,工作量大,清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的漂浮物清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的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两只用连杆连接固定的浮船,两只浮船之间安装一个呈U型的固定网架,所述固定网架的两末端分别铰接一个活动网架,所述活动网架的顶端中间与同侧的浮船的顶端前部用拉簧连接,所述活动网架和固定网架的内侧安装一条长方形的滤网。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活动网架的外侧安装一块长方体的浮体。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活动网架远离固定网架的一端顶部安装有一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两块上下对称的扇形的安装板、多个转动安装在两块安装板外周的滚轮。
进一步的,每只所述浮船中设有下凹的船舱。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在固定网架与活动网架的铰接处预留有冗余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安装在两个活动网架内侧的滤网部分对河道中的漂浮物进行拦截和导流,使漂浮物聚集到安装在固定网架内侧的滤网部分中,从而方便工人集中打捞聚集后的漂浮物,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河道生态治理用的漂浮物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网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网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用的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两只用连杆2连接固定的浮船1,两只浮船1之间安装一个呈U型的固定网架3,固定网架3的两末端分别铰接一个活动网架4,活动网架4的顶端中间与同侧的浮船1的顶端前部用拉簧6连接,活动网架4和固定网架3的内侧安装一条长方形的滤网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7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蛋存储箱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擦拭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