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反应通道及带有微反应通道的管式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6556.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3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沙俊;徐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通道 带有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反应通道及带有微反应通道的管式反应器,其中微反应通道包括:多个依次串联且连通的微反应单元;所述微反应单元为涡旋结构,且相邻的微反应单元的涡旋方向相反;所述微反应单元适于将流入微反应单元内的液体进行混合并排出。采用涡旋结构,使进入微反应通道的两种液体交替在出口端产生差速并进行碰撞混合,相邻两个微反应单元的涡旋方向相反,可以使两种液体混合更加均匀,增强混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反应通道及带有微反应通道的管式反应器。
背景技术
微反应器的混合效果和流体通量存在一定的矛盾,即混合效果好,流体通量会下降;流体通量上升,混合效果会变差。
现有技术中的微反应器对两种液体混合时采用的微通道结构设计复杂,混合效果不理想。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反应通道以及带有微反应通道的管式反应器,以实现将两种液体进行混合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反应通道,包括:
多个依次串联且连通的微反应单元;
所述微反应单元为涡旋结构,且相邻的微反应单元的涡旋方向相反;
所述微反应单元适于将流入微反应单元内的液体进行混合并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涡旋结构由第一圆弧、第二圆弧以及第三圆弧组成;
所述第一圆弧、所述第二圆弧以及所述第三圆弧围合形成太极图中阴阳鱼的形状,且前一微反应单元的鱼尾与另一微反应单元的鱼头相连。
进一步的,处于所述微反应通道首端的微反应单元的鱼头附近开设有两个微通道进液口。
进一步的,处于所述微反应通道末端的微反应单元的鱼尾开设有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有微反应通道的管式反应器,包括:
导热管以及固定在导热管上至少一个如上述的微反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微反应通道沿所述导热管的长度方向直线设置或者沿所述导热管的长度方向螺旋布设在所述导热管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微反应通道及带有微反应通道的管式反应器,其中微反应通道包括:多个依次串联且连通的微反应单元;所述微反应单元为涡旋结构,且相邻的微反应单元的涡旋方向相反;所述微反应单元适于将流入微反应单元内的液体进行混合并排出。采用涡旋结构,使进入微反应通道的两种液体交替在出口端产生差速并进行碰撞混合,相邻两个微反应单元的涡旋方向相反,可以使两种液体混合更加均匀,增强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反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有微反应通道的管式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反应通道;110-微反应单元;111-进液口;112-出液口;113- 第一圆弧;114-第二圆弧;115-第三圆弧;2-导热管;3-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6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养生理疗床垫
- 下一篇:海上风电附着海洋生物清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