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6077.X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3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史婷;王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婷 |
主分类号: | B25F1/02 | 分类号: | B25F1/02;A4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用于 考古 组合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包括腰带、固定环和手持手柄,所述腰带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扣,所述腰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手持手柄,所述手持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卷尺,所述手持手柄的另一端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加长杆。该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通过腰带的设置,可以使该组合工具方便携带,通过卷尺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测量,通过伸缩杆和加长杆的设置,可以加长该装置的长度,来适应不同的环境,通过旋转铲、旋转耙和洛阳铲的设置,可以使操作人员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的工具,同时也减少负重,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考古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
背景技术
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和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考古工具种类繁多,考古时通常需要备用齐全,如果携带不全会极大的影响考古发掘工作,甚至造成无法进行考古工作的尴尬局面出现,由于考古场所往往偏远,其路途遥远,因此再返回专门拿取遗忘的工具则费时费力,同时因为工具繁多,所以不太方便携带,无法满足操作人员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包括腰带、固定环和手持手柄,所述腰带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扣,所述腰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手持手柄,所述手持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卷尺,所述手持手柄的另一端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加长杆,所述加长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转铲。
可选的,所述手持手柄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旋转铲可更换为旋转耙,所述旋转耙可更换为洛阳铲。
可选的,所述卷尺、加长杆、旋转铲、旋转耙和洛阳铲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挂钩。
可选的,所述旋转铲和旋转耙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的数量为六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通过腰带的设置,可以使该组合工具方便携带,通过卷尺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测量,通过伸缩杆和加长杆的设置,可以加长或缩短该装置的长度,来适应不同的环境,通过旋转铲、旋转耙和洛阳铲的设置,可以使操作人员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的工具,同时也减少负重,方便携带。
2、该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通过挂钩的设置,可以方便该工具挂在腰带上,通过防滑垫的设置,起到防滑作用,来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工具,通过保护套的设置,可以包裹住旋转铲和旋转耙,防止携带时不小心划伤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持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耙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婷,未经史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60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