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及具有这种连接器的数据线、电子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33445.5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0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罗宜成;陈龙扣;由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02;H01R13/642;H01R3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王琴;梁琴琴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具有 这种 数据线 电子产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这种连接器的数据线、电子产品,该连接器包括两个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同样的连接件,单个连接件包括壳体,壳体的其中至少一侧的表面凹凸交错且在该表面上外置设有导电体,导电体和壳体内部电路电连接,两连接件采用凹凸交错的表面相互咬合,实现无缝式的连接同时通过其上的导电体实现电性连接,壳体包括连接部、限位部,限位部和连接部互相间隔设置且和连接部设于壳体的同一侧,通过限位部和连接部多面设置,也可多种不分公母的接头组合形式实现数据传输,不用区分公母任意同类可以组合和组装,且稳定可靠,结构加工十分简单,节省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这种连接器的数据线、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民用插头和电子产品接口为安全考虑往往采用两端同为公头或母头时,则无法互相连接,这样在将电子产品互相连接时,需要严格区分好每个设备接头的公母和线缆两端接头的公母,这样的设计实则通用性较差,且在插拔过程中容易遭受压迫、弯折等情况时,很容易影响母座插孔的寿命,公头母头损坏时,也必须配套更换,增加了制作成本;
由此便诞生了一些不分公母式的连接器,现有的不分公母的连接器,均为使其外壳带磁性或者利用外壳可以卡接的形式固定,而导电端子还是像普通的连接器一样,从其外壳伸出多个长条形状的导电端子相互接触;
但是此类不分公母连接器,存在如下一些弊端;
1、为了其外型不分公母,连接器需要在外壳上设计的比较复杂,才能更好的有效限位,但是太复杂生产起来比较麻烦,违背期初为生产方便而设计的初衷;
2、采用壳体伸出导电端子互相接触,那么其导电端子的体积也被壳体所限制,无法适应大电流传输;
3、在公母方式的连接器插接时,其方式类似插销式,因此稳定性较强,但是对于现有不分公母的连接器,由于外壳卡接时互相限位的结构比较小,从而其力学强度不强,导致其承受力度比较低,很容易在外力影响下就导致内部端子错位或者断开,从而引起信号传输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连接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这种连接器的电子产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两个连接件,单个所述连接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其中至少一侧的表面,伸出有斜棱面凸起界定连接部,且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导电体,同时斜棱面的一侧伸出直棱面或者斜棱面的凸起以界定限位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限位部相互凹凸交错,两个所述连接件可采用限位部和连接部相互咬合,以实现固定连接。
优选地,连接件上的连接部和该连接件所放置平面的夹角为30°-60。
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连接部,呈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地,当两个连接件连接时,其中一个连接件的连接部和另一个连接件的连接部匹配对接,其中一个连接件的限位部和另一个连接件的限位部匹配对接。
优选地,连接部、限位部、导电体之中至少一个带有磁性,以使两个连接器通过磁吸连接;
或者在两个连接器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设有粘接物质。
优选地,连接部对应导电体的位置设有凹槽,凹槽的深度小于或者等于导电体的厚度;
或者连接部可采用弹性材料,当两个连接件连接时,导电体相互接触后挤压连接部表面,以使连接部在导电体的挤压下发生形变,进而使导电体内陷进连接部内部,以使两个连接件的连接部互相贴合。
优选地,导电体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承载导电体的连接部表面的尺寸,且连接部和导电体的连接方式为粘性连接、磁力连接、焊接或卡扣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或者采用在连接部的表面直接镀层、精雕、压合的任意一种方式直接一体加工产生导电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3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