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1822.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江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纯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一体化 污水 处理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机。所述絮凝反应区与进水口连接,导向导流筒为圆柱形结构,进水口与导向导流筒底部连接,导向导流筒上部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絮凝反应区上方设置有离心分离区,离心分离区内设置有旋流反应室,旋流反应室内设置有螺旋向下的旋流通道;所述离心分离区上方设置有沉淀区,重力沉降区上方为填料沉降区,填料沉降区内设置有蜂窝填料;填料沉降区上方设置有过滤区,过滤区内设置有石英砂滤料,石英砂滤料呈下疏上密分布设置;过滤区上方设置有清水区,清水区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污泥浓缩区为锥形污泥斗,污泥浓缩区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的动力,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高浓度污水或者江河湖泊原水在处理时,一般通过混凝絮凝、旋流分离、沉降、过滤、污泥压缩等工序,处理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增加了处理成本。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机,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机,包括:絮凝反应区、离心分离区、沉淀区、过滤区、清水区、污泥浓缩区、导向导流筒、排污口、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絮凝反应区与进水口连接,导向导流筒为圆柱形结构,进水口与导向导流筒底部连接,导向导流筒上部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絮凝反应区上方设置有离心分离区,离心分离区内设置有旋流反应室,旋流反应室内设置有螺旋向下的旋流通道;所述离心分离区上方设置有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分为重力沉降区、填料沉降区,重力沉降区内设置有一级导泥管,重力沉降区上方为填料沉降区,填料沉降区内设置有蜂窝填料、二级导泥管,一级导泥管、二级导泥管延伸至位于絮凝反应区下方的污泥浓缩区内;填料沉降区上方设置有过滤区,过滤区内设置有石英砂滤料,石英砂滤料呈下疏上密分布设置;过滤区上方设置有清水区,清水区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污泥浓缩区为锥形污泥斗,锥形角度为55-60度,污泥浓缩区底部设置有排污口;絮凝反应区、离心分离区、沉淀区、过滤区形成圆柱体结构。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过滤区设置有反洗口。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填料沉降区、清水区设置有排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污水泵入时的动力推动污水沿着圆柱体内壁螺旋上升,依次经过絮凝聚集污泥颗粒、离心分离油污、污泥重力沉降、过滤悬浮颗粒,将高浓度污水或江河湖泊原水处理完成,无需额外的动力,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絮凝反应区、2-离心分离区、3-沉淀区、4-过滤区、5-清水区、6-污泥浓缩区、7-导向导流筒、8-排污口、9-进水口、10-出水口、11-进水管、12-旋流反应室、13-重力沉降区、14-填料沉降区、15-蜂窝填料、16-一级导泥管、17-二级导泥管、18-石英砂滤料、19-反洗口、20-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纯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纯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1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流式一体化污水处理机
- 下一篇:廊道式污水曝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