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1520.4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9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王春萱;张宇;陈博;李潇;代辰辰;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岗位培训中心;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F13/072;E04F13/21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地址: | 4000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拼装 结构 | ||
一种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用于解决将GRC外墙体装饰材料与装配式外墙体通过粘结的方式施工并不能形成稳固连接的技术问题。包括立式的预制外墙和与预制外墙拼装贴合的立式预制墙板,预制墙板内预埋有两根伸出预制墙板同侧外且朝向预制外墙的连接杆,连接杆垂直预制墙板板面,预制外墙内预埋有两根贯穿预制外墙的预埋管,两根连接杆对应穿设过两根预埋管并伸出预埋管,两根连接杆上均开有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两根连接杆在伸出预埋管一端端部之间设有可与两根连接杆螺纹配合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进简单,装配方便,主要用于对预制外墙、预制墙板进行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施工中的外墙体与外墙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制品,是世界近30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GRC的基本组成材料为水泥、砂子、纤维和水,另外还添加有聚合物、外加剂等用于改善后期性能的材料。GRC具有轻质、高强、隔热保温、防水、防火、可塑性良好,造价适中等诸多的优点获得了国内外材料界的公认,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和园林工程等许多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显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制品已经开始作为房建施工中的外墙装饰材料被应该中房建施工中。
传统的房建施工领域中,一般是采用现浇的方式施工房建主体结构的外墙体结构,之后再在外墙体外侧施作外墙的装饰材料,这种方式由于是在房建主体的外侧并且在高空的环境下施作外墙的装饰材料,危险性较大,随着预制装配式外墙体施工技术的产生,人们开始探索将外墙的装饰材料直接施作在装配式的外墙墙体上,然后再将预制装配式的外墙体装配到房建的主体结构中。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制品加工形成的外墙装饰材料厚度较薄、质轻,一些材料加工企业直接采用粘结的方式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制品加工形成的外墙装饰材料与预制形成的外墙体进行粘合,之后直接将预制的外墙体装配到房建主体上,该种方式并不能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制品加工形成的外墙装饰材料与装配式墙体进行牢固的结合,并且房建主体的使用年限一般较长,传统的这种连接方式不能满足对房建主体结构设计年限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推出一种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将GRC外墙体装饰材料与装配式外墙体通过粘结的方式施工并不能形成稳固连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包括有立式的预制外墙和与预制外墙拼装贴合的立式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内预埋有两根伸出预制墙板同侧外且朝向预制外墙的连接杆,连接杆垂直预制墙板板面,所述预制外墙内预埋有两根贯穿预制外墙的预埋管,两根连接杆对应穿设过两根预埋管并伸出预埋管,两根连接杆上均开有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两根连接杆在伸出预埋管一端端部之间设有可与两根连接杆螺纹配合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根连接杆沿穿设方向移动以将预制墙板抵接锁定在预制外墙上。
工作原理:将所述预制墙板与预制外墙进行对应,并且将两根所述连接杆对应穿设在两根预埋管内,并且使两根连接杆上远离预制墙板的端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进行接触,并借助所述驱动机构与连接杆的螺纹配合关系驱动两根所述连接杆沿着穿设方向进行移动,并逐渐使所述预制墙板靠近预制外墙,随着连接杆的持续移动,所述预制墙板最终将稳固地贴合在预制外墙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借助所述连接杆和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将驱动所述连接杆沿着穿设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预制墙板稳固地贴紧在预制外墙上,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GRC外墙体装饰材料与装配式外墙体通过粘结的方式施工并不能形成稳固连接的技术问题,有利于保证结构安全,利于提高房建结构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岗位培训中心;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岗位培训中心;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15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距离电离辐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汉语言文学辅助教学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