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罩壳拉伸的定位、卸件结构及气动冲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0362.0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寅;张红林;吴良周;莫连敏;余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丁洁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罩壳 拉伸 定位 结构 气动 冲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罩壳拉伸的定位、卸件结构及气动冲床,该结构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和拉杆(8),所述上模部分包括限位柱(9)、拉伸镶件(18)、顶出器(19)和为所述顶出器(19)提供压力的压力机构;所述下模部分包括动力机构、定位圈(22)和拉伸凸模(24),所述定位圈(22)通过定位圈垫板(4)和定位圈固定板(5)间隙配合于所述拉伸凸模(24)的外周;所述定位圈(22)在所述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拉杆(8)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模部分上,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圈垫板(4)连接。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在拉伸过程中待拉伸罩壳位置不发生偏移,拉伸后的零件不会出现起皱、发麻、拉裂等质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罩壳拉伸的定位、卸件结构及气动冲床。
背景技术
罩壳是继电器的一个重要零件,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拉伸模具结构没有采用压边圈定位,因为罩壳材料厚度在0.2~0.3范围内,压边圈定位拉伸容易出现拉断的现象,所以现有拉伸模具采用拉伸凸模直接定位的结构;卸件装置采用撬杠式;模具动作时顶出器不能对罩壳顶部提供压力,如图3、图4所示。现有的模具结构存在以下几个缺点:定位不可靠,生产的零件合格率低;撬杠式卸件装置,增加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低;生产的零件顶部不平,后续增加整平工序,工艺路线长,生产周期长。现有模具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质量、快节奏的生产需求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此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待拉伸罩壳进行精准定位,保证在拉伸过程中待拉伸罩壳不发生偏移,拉伸后的罩壳不会出现起皱、发麻、拉裂等质量问题的罩壳拉伸的定位、卸件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在此提供的罩壳拉伸的定位、卸件结构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和拉杆,所述上模部分包括限位柱、拉伸镶件、顶出器和为所述顶出器提供压力的压力机构;所述下模部分包括动力机构、定位圈和拉伸凸模,所述定位圈通过定位圈垫板和定位圈固定板间隙配合于所述拉伸凸模的外周;所述定位圈在所述动力机构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模部分上,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圈垫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机构包括螺塞和弹性部件,所述螺塞的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螺塞的另一端用于施加压力;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出器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为扁线螺旋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通过螺母和聚氨酯垫圈与所述定位圈垫板连接。设置聚氨酯垫圈,是为了在拉杆带动定位圈垫板向上动作时,各拉杆的拉力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部分还包括凹模板、凹模垫板、上托、冲头把和凹模镶件。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部分还包括底座、凸模垫板和凸模固定板,所述凸模垫板和所述凸模固定板依次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拉伸凸模穿过所述凸模垫板和所述凸模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杆安装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和所述上托之间安装有第一导柱和导套,所述第一导柱的一端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套内,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导套安装于所述上托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圈固定板与所述凸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柱。定位圈固定板与凸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导柱,保证了定位圈固定板上下动作时,定位圈与拉伸凸模不发生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此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壳拉伸的定位、卸件结构的气动冲床,该气动冲床的滑块静止时,气动冲床的曲轴位于2点钟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圈对待拉伸罩壳进行定位,定位准确保证了在拉伸过程中待拉伸罩壳位置不发生偏移,拉伸后的零件不会出现起皱、发麻、拉裂等质量问题,提高了生产合格率;拉杆带动定位圈向上动作,拉伸成型后可实现自动卸件的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扁线螺旋弹簧给顶出器提供持续的压力,在罩壳拉伸过程中,顶出器给罩壳顶部提供持续变大的压力,保证了待拉伸罩壳拉伸后,罩壳顶部平整,后续不用增加整平工序,优化了罩壳工艺路线,缩短了生产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未经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0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管变形数控整形规圆机
- 下一篇:一种心内科用移动式心脏全自动按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