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产物分离用层析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8312.9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8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甘霖;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爱莲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产物 分离 层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产物分离用层析柱,属于物质分离技术领域,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结构的分离柱,分离柱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导入筒和储存筒;所述分离柱内设置有分离滤芯,所述导入筒内接有锥形过滤板,锥形过滤板的顶部面向导入筒顶端,导入筒上连通有导出管,导出管上设置有控制导出管内物质排出的第一控制阀,导出管倾斜设置,导出管与导入筒的连通处与锥形过滤板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内;通过在导入筒内设置锥形过滤板,能够将其中的大颗粒截留且大颗粒可以通过导出管排出,锥形过滤板上截留的大颗粒会自动滑落至其底部,从而从导出管排出,便于后续的层析过程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质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产物分离用层析柱。
背景技术
对于常规的固液分离一般采用的是过滤板这种比较快速的分离方式,但是对于含有细小颗粒的悬浊液来说,过滤板不能够将其中的物质进行分离,达到不过滤的作用;对于悬浊液来说,一般采用的是层析柱而层析柱中并没有对悬浊液进行预过滤,不能将其中掺杂的大颗粒杂质过滤掉,从而容易导致层析柱中的分离滤芯堵塞而失去过滤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然产物分离用层析柱。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天然产物分离用层析柱,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结构的分离柱,分离柱的两端分别连通有导入筒和储存筒;所述分离柱内设置有分离滤芯,所述导入筒内接有锥形过滤板,锥形过滤板的顶部面向导入筒顶端,导入筒上连通有导出管,导出管上设置有控制导出管内物质排出的第一控制阀,导出管倾斜设置,导出管与导入筒的连通处与锥形过滤板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储存筒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连通有冲洗泵,冲洗泵的出液端与储存筒连通,出料管上设置有控制出料管内物质排出的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位于出料管与冲洗泵的连通处下方;
所述分离柱的顶部连通有回流排出管,回流排出管倾斜设置,回流排出管上设置有控制其内部液体排出的第三控制阀。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入筒上设置有控制导入筒和分离柱连通和隔开的阀门。
进一步限定,所述分离滤芯包括卵石层、海绵层、活性炭层、纳米石墨烯层以及渗透膜层。
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出管有多个且沿导入筒的圆周分布,多个导出管在同一圆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导入筒内设置锥形过滤板,能够将其中的大颗粒截留且大颗粒可以通过导出管排出,锥形过滤板上截留的大颗粒会自动滑落至其底部,从而从导出管排出,便于后续的层析过程顺利进行。
2.设置冲洗泵,对过滤得到的部分液体进行增压后返回储存筒,且向上喷出且喷于分离滤芯上,从而对分离滤芯进行反向冲洗将截留下来的物质进行冲刷且从分离滤芯中脱落,最后从回流排出管排出,从而实现分离滤芯的反复使用。
3.设置阀门,对分离滤芯进行冲刷后的回流液进行截留,避免进入导入筒内对锥形过滤板进行冲刷而从导入筒的顶部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天然产物分离用层析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天然产物分离用层析柱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分离柱;2-导入筒;3-储存筒;4-冲洗泵;5-出料管;6-阀门;7-回流排出管;8-导出管;9-卵石层;10-海绵层;11-活性炭层;12-纳米石墨烯层;13-渗透膜层;14-锥形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爱莲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爱莲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8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形自洁器
- 下一篇:一种脉冲穴位按摩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