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反光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7557.X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0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龙;张志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黄启兵 |
地址: | 5234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光 反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眩光反光罩。包括基板,基板上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反光罩单元,反光罩单元外表面形成反射面,反光罩单元内表面形成入射面及出射面,反光罩单元外表面设置为竖向锯齿面。用于解决减少LED光源产生眩光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在反光罩内表面设置有格纹结构,均化光斑,同时,在反光罩单元外部环设的竖向的锯齿状结构,增强了外表面的反射效果,减少漏光,同时减少眩光的产生,另外,内表面的喇叭状反曲型设计,避免光线集中,散开光线,减少眩光的聚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眩光反光罩。
背景技术
由于LED产业的迅速发展,LED光源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照明光源,但是目前的LED光源在使用中通常存在眩光等问题,眩光是指亮度分布不均匀,以致于引起视觉上的不舒适,目前,在光学照明设备中避免产生眩光的手段通常会在透镜上外加结构防止眩光或者加反光罩防止眩光,但是透镜和传统的反光罩由于结构简单,通常起到防眩光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出现黄圈光斑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眩光反光罩,用于解决减少LED光源产生眩光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眩光反光罩,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反光罩单元,所述反光罩单元外表面形成反射面,所述反光罩单元内表面形成入射面及出射面,所述反光罩单元外表面设置为竖向锯齿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反光罩单元外表面均匀间隔设置的锯齿状竖纹结构,增强外表面的反射效果,同时避免眩光的产生,起到防眩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罩单元为两端开口的杯状结构,且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设置为入光口。
根据上述方案,通过两端开口结构,可以放置光源或者透镜在入光口处,提高光源的设置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罩内表面设置为格纹面。
根据上述方案,内表面的格纹结构可以均化光斑减少黄圈,减少漏光造成的刺眼。
进一步地,所述格纹面设置为菱型格纹面或矩形格纹面或蜂窝状格纹面。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罩单元内表面呈喇叭状反曲型设置。
根据上述方案,内表面采用类似花朵型反曲设置,将眩光散射开来,无明显聚光效果,减少眩光的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罩单元呈直列式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罩单元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设置为方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反光罩单元底部还设置有一对卡扣。
根据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在底部的一对卡扣,可以将反光罩卡入搭配的支架上,装配简单且不易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杯型反光罩罩在光源或透镜上,反光罩内表面设置有格纹结构,均化光斑,减少眩光的产生,同时,每个反光罩单元外部均匀间隔环设的竖向锯齿状结构,增强了外表面的反射效果,减少漏光,同时在容易产生眩光的地方设置该结构,减少眩光的产生,另外,内表面的喇叭状反曲型设计,避免光线集中,散开光线,减少眩光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7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设计用路基规划模型
- 下一篇:应变式一体化窄条公路称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