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膜铁膜的附着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7238.9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和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1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膜铁膜 附着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膜铁膜的附着力检测装置,包括第固定支撑板、滑动底板、底板滑块、真空泵、软弯管、滑轨、固定板、电动推杆、阀门、连接管、滑动板、第一矩形套杆、第二矩形套杆、套杆滑块、拉力计、吸附筒、橡胶垫圈、固定杆、第一指针、第一刻度板、测量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指针板、固定块、固定杆滑块、矩形固定壳、第二滑轨、滑轨滑块、支撑柱和手指气缸。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以在对覆膜铁的膜急进行附着力检测时也同时可以对铁板进行长度和宽度的测量,使得检测更加全面,缩短需要检测项目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适合铁板型覆膜铁的检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复膜铁膜的附着力检测装置,属于覆膜铁测装置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板覆膜技术是把塑料膜和金属板通过高温热压,将膜贴在金属板上的加工技术。覆膜技术在1977年诞生于日本,最初用于制罐,可代替内涂、外涂技术,到现在为止已发展到了建材内装、家电外壳、船舶内装等多种领域。
覆膜铁的膜的附着力是覆膜铁的一项重要指标,对覆膜铁的膜的附着力检测十分重要,现阶段对覆膜铁检测时操作较为麻烦,检测用时较长,并且检测效率较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复膜铁膜的附着力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复膜铁膜的附着力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复膜铁膜的附着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板、滑动底板、和夹具结构,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底板滑块,所述底板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动底板,所述滑动底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其中一个滑动板的侧面上,两个所述滑动板之间通过圆环连接有拉力计,另一个所述滑动板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附筒,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真空泵;
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夹具结构,所述夹具结构包括固定杆、第一指针、第一刻度板、测量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指针板、固定块、固定杆滑块、矩形固定壳和手指气缸,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固定壳,所述矩形固定壳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滑块,所述固定杆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固定杆滑块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矩形固定壳的表面上,两个所述固定杆上均固定安装有手指气缸,所述矩形固定壳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刻度板,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指针的一端,所述第一指针的另一端指向第一刻度板的表面,所述矩形固定壳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二指针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指针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测量杆。
优选的,所述夹具结构共有两个,两个夹具结构并排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两个所述第二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滑轨滑块,所述第二滑轨的切面与滑轨的切面相同。
优选的,所述吸附筒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圈,所述吸附筒弧形面上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软弯管的一端,所述软弯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真空泵上,所述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板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矩形套杆,两个所述第一矩形套杆上套接有第二矩形套杆,两个所述第二矩形套杆固定连接至另一个所述滑动板的侧面上,两个所述第一矩形套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杆滑块,两个所述套杆滑块均与第二矩形套杆的内腔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和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和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7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