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表带带粒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7019.0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8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亿丰钟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10 | 分类号: | A44C5/10;A44C5/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表带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表带带粒连接结构,带粒包括有中间粒块、两侧粒块,两侧粒块分别设置于中间粒块的两侧,侧粒块与中间粒块铰接,带粒之间通过连接结构来进行连接,连接结构包括有轴套、以及插设于轴套的中间轴,轴套开有中间缺口,中间缺口的两端均开有槽缝,中间缺口处设有两卡钩,两卡钩对称设置于槽缝,中间轴设有中轴段,中间轴插入轴套时,轴套的卡钩卡住中间轴的中轴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拆去表带上的带粒时无需采用专用的拆卸设备,只需通过采用普通的针状物件将中间轴从轴套内捅出即可,便于调节表带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表带的相关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表带带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手表的表带由若干带粒连接而成。若要改变手表表带的长度,则需要通过拆去一部分带粒来实现。在现有的结构设计中,带粒之间是利用卡扣和直栓来进行相互连接。用户在拆去带粒的时候需要借助专用的拆卸设备才能进行拆除,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表带带粒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表带带粒连接结构,带粒包括有中间粒块、两侧粒块,两所述侧粒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粒块的两侧,所述侧粒块与所述中间粒块铰接,所述带粒之间通过连接结构来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轴套、以及插设于所述轴套的中间轴,所述轴套开有中间缺口,所述中间缺口的两端均开有槽缝,所述中间缺口处设有两卡钩,两所述卡钩对称设置于所述槽缝,所述中间轴设有中轴段,所述中间轴插入所述轴套时,所述轴套的所述卡钩卡住所述中间轴的所述中轴段。
进一步阐述,所述中间粒块开有第一通孔,所述轴套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阐述,所述侧粒块开有第二通孔,所述中间轴的端部插设于所述侧粒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拆去表带上的带粒时无需采用专用的拆卸设备,只需通过采用普通的针状物件将中间轴从轴套内捅出即可,便于调节表带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带粒使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带粒连接成表带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带粒连接成表带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带粒;11、中间粒块;111、第一通孔;12、侧粒块;121、第二通孔;20、连接结构;21、轴套;211、中间缺口;212、槽缝;213、卡钩;22、中间轴;221、中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新型的表带带粒连接结构,如附图4所示,带粒10包括有中间粒块11、以及两侧粒块12,两侧粒块12分别设置于中间粒块11的两侧,侧粒块12与中间粒块11铰接,带粒10之间通过连接结构20来进行连接,如附图2所示,连接结构20包括有轴套21、以及插设于轴套21的中间轴22,轴套21开有中间缺口211,中间缺口211的两端均开有槽缝212,中间缺口211处设有两卡钩213,两卡钩213对称设置于槽缝212,中间轴22设有中轴段221,结合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中间轴22插入轴套21时,轴套21的卡钩213卡住中间轴22的中轴段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亿丰钟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亿丰钟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7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棒料中频加热机组
- 下一篇:滚动式保温管穿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