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6607.2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2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盛守亮;陈良;周荣强;谢恒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智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8 | 分类号: | G01J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文怡然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红外 人体 感应器 | ||
1.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弹簧夹、第二层线路板、第一层线路板、红外传感器、菲涅尔透镜和上盖;
下盖为中空圆柱形,下盖外表面正对的两侧开有竖槽,弹簧夹可拆卸连接在竖槽的侧壁上;第二层线路板与下盖固定连接;第一层线路板位于第二层线路板远离下盖一侧,第一层线路板和第二层线路板固定连接,红外传感器固定在第一层线路板的远离第二层电路板的表面上;菲涅尔透镜的下半部为半球形,上半部为矩形框,上半部和下半部一体成型;上盖横截面为圆形,上盖中部开有圆形孔,上盖内表面的中部还向内凸起形成矩形卡槽,上盖的边缘一体成型有上盖卡扣,下盖朝向上盖一侧还一体成型有圆环形的固定盘;固定盘上对应开有卡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槽正对的两侧侧壁一体成型有弹簧夹支撑柱,弹簧夹支撑柱垂直于侧壁,弹簧夹包括圆柱形的扭簧;弹簧夹支撑柱用于伸入扭簧两端的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外表面开设有矩形的开关孔和进线孔;第二层线路板朝向下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码开关和电源总线端子,拨码开关和电源总线端子分别位于开关孔和进线孔的正投影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针,第一层线路板和第二层线路板上开有对应的排针孔,排针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层线路板和第二层线路板上的排针孔,排针的两端与排针孔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线路板的下表面还固定有横截面为圆环形的支撑架,支撑架位于红外传感器与第一层线路板之间,支撑架用于支撑红外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固定连接在第一层线路板远离第二层线路板的表面上,上盖的内表面开有指示灯孔,指示灯孔未贯穿上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支撑柱的纵截面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固定盘朝向第二层线路板的底面一体成型有下盖卡扣,第二层线路板通过下盖卡扣与下盖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下半部的直径为23-24mm;红外传感器的端部距菲涅尔透镜的距离为10-11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红外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下半部的直径为11-12mm;红外传感器的端部距菲涅尔透镜的距离为10-1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智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智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66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层功率模组
- 下一篇:一种铝电解用不等距非对称炭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