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蟾蜍养殖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5348.1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2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范圣此;和飞;孟兆青;罗毅;李秀凤;李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康震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蟾蜍 养殖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蟾蜍养殖的防护装置,涉及动物养殖技术领域,装置设置在蟾蜍养殖池周围;装置包括防逃墙、挡板和防护网,防逃墙设置在蟾蜍养殖池周围,挡板设置在防逃墙的外侧周围,防护网设置在蟾蜍养殖池四周和上方,防护网安装在挡板的上方;防逃墙的上方设置有防逃隔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蟾蜍养殖的防护装置用于解决实际养殖中蟾蜍外逃及敌害生物侵害严重的问题,以提高养殖设施的防逃防敌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蟾蜍养殖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养殖模式中,从业人员为节省成本,对蟾蜍养殖的防逃设施不重视,一般在现有的池塘或水池四周建设塑料膜围栏或尼龙网,蟾蜍虽然不善跳跃,但攀爬能力强,若存在着力点,蟾蜍会攀爬逃跑,根据养殖经验,蟾蜍可攀爬逃出1米高的尼龙围网,塑料膜围栏容易破损,导致蟾蜍很容易外逃。塑料膜围栏或尼龙网不能起到有效防止天敌进入养殖区的效果,蟾蜍养殖中敌害动物对蟾蜍危害严重,灰喜鹊等鸟类直接通过叼啄蟾蜍,造成不同程度伤害,甚至死亡,尤其春秋季节频发;在蟾蜍养殖过程中,黄鼬老鼠等也会捕杀蟾蜍,尤其是黄鼬,根据养殖经验,一天一只黄鼬可捕杀10只左右蟾蜍,给养殖带来巨大损失。在蟾蜍养殖中,如果防护做不好,麻雀等鸟类争抢蟾蜍的生物饵料,增加蟾蜍的养殖成本。因此,设计科学合理成本低的防逃放天敌装置对保证蟾蜍养殖数量、降低蟾蜍养殖成本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蟾蜍养殖的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蟾蜍养殖的防护措施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逃防天敌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蟾蜍养殖的防护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蟾蜍养殖池周围;所述装置包括防逃墙、挡板和防护网,所述防逃墙设置在蟾蜍养殖池周围,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防逃墙的外侧周围,所述防护网设置在蟾蜍养殖池四周和上方,所述防护网安装在所述防逃墙上;所述防逃墙的上方设置有防逃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防逃隔板设置在所述防逃墙的内侧且与所述防逃墙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逃墙和挡板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宽度为8cm~10cm。
进一步地,所述防逃墙地上高度70cm~80cm,地下深度30cm~40cm。
进一步地,所述防逃隔板的宽度为15cm~20cm。
进一步地,所述防逃墙的内外侧壁均为光滑的水泥墙面。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遮阳网,所述遮阳网铺设在所述防护网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的网眼孔径为2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蟾蜍养殖的防护装置用于解决实际养殖中蟾蜍外逃及敌害生物侵害严重的问题,以提高养殖设施的防逃防敌害效果。
针对蟾蜍外逃方面:(1)通过防逃墙防止蟾蜍外逃;(2)通过设置防逃隔板,能够有效防止雨季幼蟾蜍的逃逸现象。
针对敌害生物方面:(1)挡板作为养殖池第一道防线,表面光滑,防止蟾蜍的敌害生物(蛇、黄鼬等)进入养殖池区;(2)挡板与防逃墙之间存在间隙,即使敌害生物翻越第一道防线,也会跌落进入空隙内;(3)防逃墙作为第二道防线,能进一步地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针对麻雀等鸟类争抢蟾蜍的生物饵料方面:在养殖池上面安装防护网,且网眼孔径为2cm,能有效防止麻雀等鸟类争抢蟾蜍的生物饵料,降低蟾蜍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5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