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游梁式抽油机尾轴承润滑油泄漏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24768.8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6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华;苏会军;吴孔香;李娜;李雁冬;卜凡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瑞义 |
| 主分类号: | F16N31/02 | 分类号: | F16N31/02;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2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游梁式 抽油机 轴承 润滑油 泄漏 回收 装置 | ||
游梁式抽油机尾轴承润滑油泄漏回收装置,包括:连接头、活接、集油箱、丝堵、定位板、密封橡胶胶头、收油管、呼吸孔、清油孔、定位孔、固定孔;其游梁式抽油机尾轴承润滑油泄漏回收装置连接头呈阶梯状盘式结构,连接头左端连接呈喇叭口状的密封橡胶胶头,定位板下部设有的定位孔穿过连接头右端设有的外螺纹,外螺纹与活接相连接,活接右端与集油箱左上端设有的收油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游梁式抽油机尾轴承的横梁上,便于安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同时,即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操作安全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游梁式抽油机防止废旧润滑油从尾轴承位置坠落的辅助装置,具体而言是游梁式抽油机尾轴承润滑油泄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广泛使用游梁式抽油机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对其运转部位进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转。保养时加注新黄油而上一次加注的旧黄油并没有清理出来,造成开井后由于轴承内黄油过多,轴承剪切黄油的能力加强,运转一段时间后黄油就会从轴承缝隙中渗漏出来,滴落到减速箱、抽油机底座等部位,如果及时不清理,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对在减速箱位置的高空施工造成安全隐患,一旦操作人员踩道废旧的黄油,稍有不慎将酿成高空坠落事故,因此现场上需要经常对从尾轴承坠落的废旧黄油进行清理,由于废旧黄油从轴承位置渗漏到坠落无规律可循,因此清理时间也不确定,造成了现场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大,而且频繁的停井生产,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设计了游梁式抽油机尾轴承润滑油泄漏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游梁式抽油机尾轴承润滑油泄漏回收装置,包括:连接头、活接、集油箱、丝堵、定位板、密封橡胶胶头、收油管、呼吸孔、清油孔、定位孔、固定孔;其游梁式抽油机尾轴承润滑油泄漏回收装置连接头呈阶梯状盘式中空结构,连接头左端连接呈喇叭口状的密封橡胶胶头,定位板下部设有的定位孔穿过连接头右端设置的外螺纹,外螺纹与活接相连接,活接右端与集油箱左上端设有的收油管相连接。
其定位板呈扇形状,定位板上部设有三个呈60度夹角的固定孔,下部设有一个直径大于连接头右端外螺纹直径的定位孔。
其集油箱呈长方体状箱式结构,集油箱左上端设有收油管,右下部设有的清油孔与丝堵相配合,右上部设有呈“T”形状呼吸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加长螺杆穿过定位板设有的固定孔和尾轴承端盖螺孔相连接,将其安装在抽油机横梁下端的尾轴承侧端,呈喇叭口状的密封橡胶胶头正对尾轴承的润滑油油嘴上,泄漏的润滑油通过密封橡胶胶头和收油管,进入集油箱内,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定期将泄漏到集油箱内润滑油清理,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操作安全性,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定位板5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连接头、2.活接、3.集油箱、4.丝堵、5.定位板、6.密封橡胶胶头、7.加长螺杆、8.润滑油嘴、301.收油管、302.呼吸孔、303.清油孔、501.定位孔、50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瑞义,未经白瑞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4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生产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