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23579.9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攀 |
| 主分类号: | A46B11/06 | 分类号: | A46B11/06;A46B11/02;A46B17/08;A61L2/18;A61L2/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陈晓蕾 |
| 地址: | 255022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麻醉科 器械 消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涉及消毒领域。该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包括消毒瓶,消毒瓶的顶部设有把手,消毒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远离消毒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远离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消毒刷主体,消毒刷主体和连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消毒刷主体内部设有防逆流结构。该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实现了当对器械进行消毒和清理时,消毒瓶的消毒液不会在清洗时在管内倒流,避免多次使用后消毒液受到污染的现象,在管内设置有滤网对消毒液进行过滤,防止消毒液内掺杂有杂质导致圆孔堵塞,通过设置螺纹管便于对连接头和消毒刷主体进行拆卸,从而对滤网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麻醉科器械一般使用前或使用后都需要使用麻醉科器械消毒刷对器械进行清理和消毒,从而保证麻醉科器械干净卫生,满足使用要求。
现有的麻醉科器械消毒刷一般由消毒瓶和消毒刷组成,中间通过软管连接,消毒刷内一般会设有圆孔,使得消毒液从圆孔内流出并进行消毒,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多次使用后容易出现会有部分消毒液出现回流现象,因此造成消毒瓶内的消毒液污染,并且长时间使用,由于消毒液内的凝结的少量固体或杂质还可能会造成圆孔堵塞,影响了使用,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包括消毒瓶,所述消毒瓶的顶部设有把手,所述消毒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消毒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消毒刷主体,所述消毒刷主体和连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消毒刷主体内部设有防逆流结构。
优选的,所述消毒刷主体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开设有圆孔,所述消毒刷主体远离连接头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毛刷。
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固定连接在消毒刷主体靠近连接头的一侧,所述连接头的内壁设有与螺纹管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纹管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连接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当所述消毒刷主体和连接头固定安装时,所述螺纹管的侧壁与固定环相抵,所述第二密封垫位于螺纹管和固定环之间。
优选的,所述防逆流结构包括中空圆柱和卡圈,所述中空圆柱和卡圈均固定连接在消毒刷主体的内壁,所述中空圆柱位于靠近螺纹管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卡圈和中空圆柱之间设有锥形弹簧,所述中空圆柱的侧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的外表面与弧形槽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锥形弹簧的一端与卡圈的侧壁相抵,所述锥形弹簧的另一端与密封球相抵,且所述锥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密封球远离锥形弹簧的一侧与弧形槽相抵,所述中空圆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新型麻醉科器械消毒刷,通过设置连接头、消毒刷主体、密封结构和防逆流结构,实现了当对器械进行消毒和清理时,消毒瓶的消毒液不会在清洗时在管内倒流,避免多次使用后消毒液受到污染的现象,在管内设置有滤网对消毒液进行过滤,防止消毒液内掺杂有杂质导致圆孔堵塞,通过设置螺纹管便于对连接头和消毒刷主体进行拆卸,从而对滤网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攀,未经高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3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