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22868.7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3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柏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朱明福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侧带 凹槽 剪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包括主板和固定件,所述主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主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分别开设在主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主板内开设有第一浇筑槽,且第一浇筑槽贯穿第一限位件和主板顶部,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主板的底部,且第一限位件的后侧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后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主板左侧的连接槽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拆装便捷性,提高了整体的施工的施工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力墙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而目前部分剪力墙在进行建造时,通常是现场进行浇筑,在部分需要快速完工的临时建筑建造时会大大延长建造时间,且在进行拆除时难度大,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弊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解决了目前部分剪力墙在进行建造时,通常是现场进行浇筑,在部分需要快速完工的建筑场所会大大延长使用时间,且在进行拆除时难度大,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弊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包括主板和固定件,所述主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主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分别开设在主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主板内开设有第一浇筑槽,且第一浇筑槽贯穿第一限位件和主板顶部,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主板的底部,且第一限位件的后侧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后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主板左侧的连接槽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且第一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且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四限位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板同侧相邻的第一连接件之间,且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主板右侧的连接槽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转接板的左端和后端,所述转接板内部开设有第二浇筑槽,且第二浇筑槽贯穿转接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件分别设置在转接板同侧相邻的第二连接件之间,且左侧的固定件与第二限位槽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二限位槽的竖截面呈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浇筑槽呈等间距分布有11个,且第一浇筑槽的竖截面均呈圆形,同时第一浇筑槽的中轴线与主板的中轴线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条呈等间距分布有5个,且每个支撑条后侧均呈对称式开设有2个固定槽,同时支撑条的长度与主板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连接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槽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限位槽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四限位槽的横截面积与第二限位槽的横截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转接板呈等间距分布有3个第二浇筑槽,且转接板侧面的固定件与第二限位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三侧带凹槽的剪力墙结构,设置有主板、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连接槽、第一浇筑槽和第一限位件,通过第一限位槽配合第一限位件便于将多个主板进行上下叠加连接,同时配合第一浇筑槽便于通过钢筋配合水泥浇筑进行连接加固,同时在水泥凝固时可继续进行安装建造,节省了建造时间,提高了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柏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柏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2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折叠结构的建筑防护墙防风结构
- 下一篇:穿戴式按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