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流透平的叶根及轮缘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22401.2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8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亚;赵峰;张成义;张天博;叶晶;蒋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5/30 | 分类号: | F01D5/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透平 轮缘 | ||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轴流透平的叶根,与轮缘槽配合用于汽轮机中,包括依次连接的T型头部、颈部和连接段,从子午面剖视图观察:所述T型头部与所述轮缘槽配合的承载面为倾斜面,所述T型头部的承载面与所述颈部之间以圆角过渡,所述T型头部的承载面与所述汽轮机轴的轴线方向形成的倾斜夹角θ1的取值范围为0°<θ1≤15°。采用本实用新型叶根及轮缘槽结构,可以使T型头部的承载面和轮缘槽的承载面所受的最大应力相对较低,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适用于大多数周向安装的轴流透平叶片,有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流透平旋转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流透平的叶根及轮缘槽。
背景技术
常规转速末几级叶片较重的反动式轴流透平,对于转速很高(1500~45000 转/分)的透平机械若采用T型叶根,容易在叶根圆角和轮缘槽圆角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影响叶片安全运行;若采用双T型叶根,虽然叶根圆角和轮缘槽圆角应力集中有所减小,但叶根和轮缘槽工艺要求较高,且末叶装配不便;若采用叉型叶根,除末级和调节级外,无法在有限空间内加工出销钉孔;若采用枞树型叶根,除末级和调节级外,需在级间预留较大轴向空间供装配用,工艺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反动式轴流透平的末几级叶片的安装方式对工艺要求较高,同时装配不方便,并且仍然容易在叶根圆角和轮缘槽圆角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影响叶片安全运行。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轴流透平的叶根,与轮缘槽配合用于汽轮机中,包括T型头部、颈部和连接所述T型头部与颈部的连接段,从子午面剖视图观察:从子午面剖视图观察:
所述T型头部与所述轮缘槽配合的承载面为倾斜面,所述T型头部的承载面与所述颈部之间以圆角过渡,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头部与所述轮缘槽配合的承载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0.15,所述T型头部的承载面与所述汽轮机轴的轴线方向形成的倾斜夹角θ1的取值范围为0°<θ1≤15°。
可选的,θ1的取值范围为10°≤θ1≤15°。
可选的,所述T型头部与所述轮缘槽配合的承载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0.15。
可选的,所述T型头部两侧的承载面的倾斜夹角大小相等。
可选的,所述T型头部的轴向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段的轴向宽度。
可选的,所述连接段的轴向宽度与该段的所述轮缘槽的轴向宽度采用间隙配合公差,使叶片轴向定位。
可选的,所述T型头部的底部与所述轮缘槽的底面之间安装垫隙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轮缘槽,与轴流透平的叶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缘槽的承载面与汽轮机轴轴线方向呈倾斜夹角设置,倾斜夹角θ2的取值范围为0°<θ2≤15°,所述轮缘槽的承载面与所述轮缘槽的底部侧壁之间以圆角过渡。
可选的,θ2的取值范围为10°≤θ2≤15°。
可选的,所述轮缘槽两侧的承载面的倾斜夹角大小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2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度聚乙烯保温管加工用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卡车高压拓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