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22383.8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7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戈;孙津津;董胜男;王冠荣;周沛红;徐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 收集 组件 系统 | ||
1.一种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设置于集液袋及收集容器之间,所述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包括:
液体导流体,所述液体导流体中具有:
导流空间,所述导流空间的上端具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集液袋对应设置,所述导流空间的下端具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收集容器连通,在沿着所述第一进液口至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方向上,所述导流空间逐渐收缩;
其中,当有液体从集液袋流出时,液体自所述第一进液口流入所述导流空间中,继而沿着所述导流空间的侧壁被导流至所述第一出液口,继而自所述第一出液口流出至收集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空间呈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空间呈倒四棱台形或倒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导流体包括:
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为壳体,所述导流部呈漏斗状;及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导流部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还包括:
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液体导流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接头的另一端与收集容器连通。
6.一种术腔灌注液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术腔灌注液收集系统包括集液袋、收集容器及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所述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集液袋及所述收集容器之间,所述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包括:
液体导流体,所述液体导流体中具有:
导流空间,所述导流空间的上端具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集液袋对应设置,所述导流空间的下端具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收集容器连通,在沿着所述第一进液口至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方向上,所述导流空间逐渐收缩;
其中,当有液体从所述集液袋流出时,液体自所述第一进液口流入所述导流空间中,继而沿着所述导流空间的侧壁被导流至所述第一出液口,继而自所述第一出液口流出至所述收集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术腔灌注液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袋具有:
第二进液口;及
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对应设置;
其中,当收集术腔灌注液时,术腔灌注液自所述第二进液口流入所述集液袋,继而从所述第二出液口流出至所述第一进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术腔灌注液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还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液体导流体的上部,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处,所述盖板上具有:
进液通孔,所述进液通孔为多个;
所述集液袋与所述盖板接触,所述第二出液口与多个所述进液通孔对应;
其中,当有术腔灌注液从所述第二出液口流出时,术腔灌注液从所述进液通孔流入至所述第一进液口。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术腔灌注液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空间呈漏斗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术腔灌注液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术腔灌注液收集组件还包括:
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液体导流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容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23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超声骨刀刀头
- 下一篇:电子烟杆及电子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