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糊盒机用给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21224.6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1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永津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1B50/62 | 分类号: | B31B50/62;B31B50/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薛芳芳 |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糊盒机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糊盒机给纸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糊盒机用给纸装置,针对现有的糊盒机用给纸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胶料进行分布处理,使得胶料容易发生结胶,并且在给纸料时,纸料的传送容易发生卡壳和皱褶,使得包装不美观并且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座,所述机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胶筒,胶筒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顺纸辊,胶筒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使得纸料的传送更加稳定,对纸料进行有序的给纸,避免发生皱褶,并且便于保装的糊口,一体式进行,自动把控,对胶料进行自动控制,使得包装糊口更加均匀,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糊盒机给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糊盒机用给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装印刷行业中,糊盒机的应用是包装盒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印刷好、模切成型的纸板折叠成型并粘好糊口,机器糊盒代替了手工糊盒方式,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效率。
但是,现有的糊盒机用给纸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胶料进行分布处理,使得胶料容易发生结胶,并且在给纸料时,纸料的传送容易发生卡壳和皱褶,使得包装不美观并且效率低。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糊盒机用给纸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糊盒机用给纸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胶料进行分布处理,使得胶料容易发生结胶,并且在给纸料时,纸料的传送容易发生卡壳和皱褶,使得包装不美观并且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糊盒机用给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糊盒机用给纸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胶筒,胶筒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顺纸辊,胶筒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二顺纸辊,胶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给胶辊和第二给胶辊,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凝结箱,凝结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柱,第一侧柱的左端活动安装有排纸辊,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的内部镶嵌有第一驱动电机,延伸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绕纸盘,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送带与绕纸盘传动连接,绕纸盘的表面缠绕纸料,且纸料远离绕纸盘的一侧依次贯穿排纸辊、第二顺纸辊、第二给胶辊、第一给胶辊和第一顺纸辊。
优选的,所述胶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混合轴,混合轴的一端活动贯穿胶筒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混合轴的表面连接有混轴,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混合轴进行转动,混合轴带动混合轴和破坏刺进行转动,对胶料进行混合,使得胶料更加均匀,而且破坏刺对胶料中气泡或者间隙结胶进行刺破,无需人为控制胶水糊口。
优选的,所述胶筒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隔网,阻隔网的右端与胶筒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阻隔网对胶水进行阻隔,避免胶水发生飞溅。
优选的,所述凝结箱包括发热丝,且发热丝固定安装在凝结箱的内壁,保障工序的温度把控,便于后续的作业。
优选的,所述凝结箱底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吹风机,凝结箱的内部设有对接管,对接管的顶部连通有对接头,对接管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发热丝产生热量,吹风机通过对接管、对接头和连通管,使得热量在凝结箱的内部加快流动,从而使得胶水的活性最佳,从而使得包装糊口的效果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永津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永津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1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