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护套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1179.4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3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及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护套及其装置,可装设在一壳套上,此壳套的外表分别具有一凹度、一外凸缘以及一凹面,其中心设置一内阶级孔,该内阶级孔的一上游设置一导孔,该内阶级孔的一下游设置一扩孔,该扩孔的尾部由该壳套表面延伸凸出一缩孔,其特征在于:该尾护套的外表由一锥体的一底面一体延伸形成一凹部,并从该凹部再延伸形成一斜圆柱体,其中心设置一锥孔贯穿该锥体,该凹部再以紧配合可设置于该壳套的该缩孔当中,而该锥体是以可压缩性与体积变形的型态紧配合则设置于该扩孔中,使该尾护套设置在该壳套上,而该锥体是以可压缩性与体积变形的型态紧配合设置于该扩孔,使该锥孔能固定一光纤,同时确保该光纤在弯曲过程中不受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护套,特别是指一种理想具有独特性可压缩变形、弹性变形的尾护套。
背景技术
尾纤(pigtail)又叫做尾线,一端有连接头,另一端是一根光缆纤芯的断头,通过熔接与其他光缆纤芯相连,常出现在光纤终端盒内,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之间还用到耦合器、跳线等)。实际使用过程中,常用熔纤机将光纤和光纤或光纤和尾纤连接变成一个整体。现有的尾纤预制工序包括:(1)剥纤工序:将光纤一端部外层剥除一段得到裸纤;(2)点胶工序:将已点胶的插芯头安装至插芯架(如图7与图8所示),将插芯架水平移至预定位置,使得插芯头对应套入裸纤中;(3)加热固化工序:使用加热器对已安装光纤的插芯头部加热使得胶水固化;(4)安装散件工序:在固化后光纤的插芯头处套接散件。如图8与图9所示,该插芯头其点胶过少或点胶过多会使光纤内折射率的分布不稳定。现有光纤细软易于弯曲,难以实现精确对接的操作,现有工序使用人工手动操作,其生产效率低下,出错率较高。
现有单模光纤尾纤的同轴封装结构系如中国公告第CN102798948A号专利案,其主要构成特征为:包括单模光纤以及同轴;所述单模光纤从同轴的尾锥孔处插入所说的同轴,所述同轴和单模光纤之间的腔体内充满353ND胶水,所说的同轴的尾锥孔开口处填充有353NDT胶水。本发明在同轴体内填充353ND胶水的基础上,在插入的尾锥孔开口处补充353NDT胶水,避免了因353ND胶水在固化过程中释放过多的应力导致石英玻璃裂开的问题;而其构成上的主要缺点为:填充353ND胶水之间的腔体无法保护部分弯曲的单模光纤。而且353ND胶水保护光纤的长度不可控制。
现有一种防止断纤的尾纤系如中国公告第CN202533625U号专利案,其主要构成特征在于它包括光纤(1)、704硅胶层(2)、353ND胶层(3)和玻璃管(4);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光纤(1)根部涂覆704硅胶层(2),涂有704硅胶层(2)的光纤(1)穿入灌注有353ND胶层(3)的玻璃管(4)。本实用新型方法能有效避免尾纤(Pigtail)上光纤弯曲受损和断纤,降低尾纤(Pigtail)产品的报废率;而其构成上的主要缺点为:胶水的固化或应用过程由于存在热膨胀和收缩的关系,这会导致光纤(1)损坏或断裂。
如图10所示,该光纤由胶水的固化后,该光纤细软易于弯曲的特性依旧存在,容易产生第二直径的弯曲半径,进而使光纤的裸纤耦合时的光功率容易泄露、或容易耦合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1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氮深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防水型母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