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7981.6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4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毛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胜太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袁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人 识别 功能 适配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适配器,包括网络通讯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数据交换模块以及充电通讯座;所述数据交换模块与所述充电通讯座连接,在所述充电通讯座内放置智能钥匙,并为智能钥匙充电;所述适配器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锁控管理主机连接。本实用新型搭配了人脸识别系统,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进行远距离任务下达、变更和信息回传,工作人员无须返回集控室就可接收集控室下达或变更的任务,并向集控室回传任务执行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各种问题,只需在集控室配备锁控管理主机,无须另在终端站配备主机,降低了变电站的设备成本,满足了变电站实际运行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脸识别适配器,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电网规模的逐年扩大,变电站运行模式逐步向集中监控无人值班发展,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变电站和配电房已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就是用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来实现远方指令等信息的采集、处理、就地控制、传送与管理等功能。但是目前智能锁控系统的信息传输方式主要以当地传输为主,任务下达、变更和信息回传均需要主机配合,无法进行远距离任务下达、变更和信息回传,工作效率不高,和变电站集中监控无人值班运行模式不匹配。另外,任务下达、变更和信息回传均需要使用主机,而主机价格较高,增加了变电站的设备成本,并影响了实际工作效率。过去采用指纹、密码和刷卡等授权方式,存在技术安全漏洞,不能满足变电站和配电房实际运行检修等工作需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适配器,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信息传输方式的不足,尤其是无法进行远距离任务下达、变更和信息回传,增加了变电站和配电房等的工作成本,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变电站和配电房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变电站和配电房的设备成本,满足了变电站和配电房实际运行需要。
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适配器,包括网络通讯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数据交换模块以及充电通讯座;所述数据交换模块与所述充电通讯座连接,在所述充电通讯座内放置智能钥匙,并为智能钥匙充电;
所述适配器通过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锁控管理主机连接,并接收所述锁控管理主机以电力专用协议格式发送的开锁任务信息;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工作人员进行人脸采集与验证,并在通过验证之后对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授权;
工作人员在获得操作授权之后,根据锁控管理主机发送的开锁任务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所述数据交换模块向所述充电通讯座发送开锁任务;
所述充电通讯座接收所述数据交换模块发送的开锁任务进行解锁,工作人员取下智能钥匙进行相应操作。
还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分别与网络通讯模块和数据交换模块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对工作人员进行指纹识别认证,工作人员在认证通过之后获得操作授权,根据锁控管理主机发送的开锁任务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数据交换模块向充电通讯座发送开锁任务。
所述数据交换模块对所述充电通讯座开关锁操作信息进行记录,并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发送至锁控管理主机。
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在工作人员没有通过人脸验证时发出提示,提示授权失败。
在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上设有指示灯,用于指示工作人员的人脸识别验证是否通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搭配了人脸识别系统,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进行远距离任务下达、变更和信息回传,工作人员无须返回集控室就可接收集控室下达或变更的任务,并向集控室回传任务执行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各种问题,只需在集控室配备锁控管理主机,无须另在终端站配备主机,降低了变电站的设备成本,满足了变电站实际运行的需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胜太电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胜太电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7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