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避雷器在线监测就地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5815.2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3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刘堂伟;刘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高思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变电站 避雷器 在线 监测 就地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避雷器在线监测就地模块,包括采集器、安装于避雷器上的传感器单元和太阳能电池单元,传感器单元与采集器无线通讯连接,采集器用于连接上位机以发送避雷器监测信号。可以实时监测避雷器的运行状态,发生故障后第一时间报警,避免因避雷器故障导致的变电站的运行事故,有效节省检修经费,减少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可以减少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和潜在威胁,进一步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人员安全、生命财产不受威胁。在互感器单元和采集器之间通过无线传输信号,现场无需铺设电缆用于通信,节省安装成本。通过太阳能电池单元供电,无需接地,提升了整体的抗干扰性能,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监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避雷器在线监测就地模块。
背景技术
在智慧变电站的建设中,为保障电能的顺利输送,输变电网建设不断加强,规模加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电能质量下降,绝缘老化导致的局部放电等等。输电设备故障的不及时处理和及时检修,都会给电力设备运行及人民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和重大损失。
针对避雷器而言,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作为电力设备等过电压保护装置,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起着很大的作用。变电站中的避雷器在工作状态下常承受电压和工频电压作用,其中电阻片长期处于发热状态,时间一长会导致阀片性能不稳定。另一方面,避雷器由于自身工艺、制作材料的因素,产品的密封性不佳,运行时内部吸附外界湿气,大大增加了自身的导电性能,当受潮严重时,流经避雷器的阻性电流电显著增加,而电流的突增会造成电阻片发热过快而发生热爆炸。此外,避雷器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下,避雷器中包裹阀片的外瓷套上粘上污垢及受到潮气作用,而导致避雷器上电位分布的差异,致使电位差一定积累后产生局部放电的现象。而持续的局部放电最终会导致阀片因温度太高而发生熔化,从而导致避雷器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避雷器在线监测就地模块,能够监测并实时反馈避雷器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对避雷器进行维护,避免避雷器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和潜在威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于变电站的避雷器在线监测就地模块,包括:采集器、安装于避雷器上的传感器单元和用于供电的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与采集器无线通讯连接,所述采集器用于连接上位机以发送避雷器监测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于变电站的避雷器在线监测就地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可以实时监测避雷器的运行状态,发生故障后第一时间报警,避免因避雷器故障导致的变电站的运行事故,有效节省检修经费,减少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2、可以减少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和潜在威胁,进一步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人员安全、生命财产不受威胁。
3、在互感器单元和采集器之间通过无线传输信号,现场无需铺设电缆用于通信,节省安装成本。
4、通过太阳能电池单元供电,无需接地,提升了整体的抗干扰性能,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CVT、动作计数传感器、第一CPU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CVT安装在避雷器上,所述CVT的输出端与第一CPU的模数转换端相连,所述动作计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CPU的计数接口相连,所述第一CPU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采集器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采集器包括第二CPU、有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CPU通过有线通信模块连接上位机,所述第二CPU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传感器单元反馈的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有线通信模块为光纤模块或485总线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高思瑞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高思瑞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5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钢筋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显示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