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火炬的低温稳焰定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13750.8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6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亭;施国生;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38 | 分类号: | F23D14/38;F23D14/26;F23D14/46 | 
| 代理公司: | 中山奇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7 | 代理人: | 黄国清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火炬 低温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火炬的低温稳焰定位结构,包括燃气瓶、控制阀、喷管、回行管和定位组件,回行管的进气端通过控制阀与燃气瓶连通,出气端与位于控制阀上方的喷管连通,且回行管上端设置于喷管附近,下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燃气瓶的定位组件紧贴于燃气瓶外侧壁。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火炬,其实现了充分利用燃烧火焰加热回行管上端,并且通过被加热的回行管将燃气瓶加热,使燃气瓶在低温环境下能够稳定供气,保证火炬在低温环境中燃烧稳定且充分,满足火炬传递需求;可满足火炬传递演练时需要多次拆装更换燃气瓶的需求,提升产品可靠性和通用性,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火炬的低温稳焰技术。
背景技术
在圣火传递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恶劣的环境,如高海拔、下雨天、不定向风等等,在当地气温出现处于零下时,燃烧罐温度低会导致气化量少等现象,影响火焰燃烧或使燃烧不充分而产生黑烟。
为满足各种运动赛事及庆典活动在低温环境下对火炬的需求,防止因环境温度低而导致火焰燃烧不稳定或不充分,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公开了
“CN2019209260680,一种燃气火炬”,其通过采用隔热膜缠绕方式将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下端紧贴于燃气瓶外壁,以实现将火焰燃烧加热的热量传输至燃气瓶。但是这种定位方式不适用于多次拆装,难以满足燃气火炬传递演练时需要多次拆装更换燃气瓶的需求,并且隔热膜无法重复使用,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气火炬的低温稳焰定位结构,其不仅有效解决了燃气火炬在低温环境下燃烧不稳定或不充分的问题,还能够满足多次拆装更换燃气瓶的需求,通用性更广,同时可避免资源浪费。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燃气火炬的低温稳焰定位结构,包括燃气瓶、控制阀、喷管、回行管和定位组件,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燃气瓶相连接用于控制燃气的通断,所述喷管设置于所述燃气瓶上方,所述回行管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所述喷管相连通,且所述回行管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喷管附近,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燃气瓶外侧壁,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燃气瓶可拆卸连接,所述回行管的下半段夹持于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燃气瓶外侧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套设于所述燃气瓶外表面,所述回行管下半段夹持于所述固定夹和所述燃气瓶外侧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行管包括进气管、第一传热管和第二传热管,所述第一传热管的上端设置于所述喷管附近且其进气端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控制阀连通,下端贴设于所述燃气瓶外侧壁并与所述第二传热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的上端与所述喷管连通;在所述固定夹的内侧壁间隔并排设置有两个定位槽,所述第一传热管和所述第二传热管的下半段分别夹持于两个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燃气瓶外侧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夹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卡接部和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与所述卡接部相配合卡接,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夹紧固于所述燃气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夹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左支耳和右支耳,所述左支耳和所述右支耳相配合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夹紧固于所述燃气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件和锁紧件,所述左支耳和所述右支耳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限位部,另一端依次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锁紧件相配合紧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夹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传热管的上端设有位于所述喷管上方的稳焰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稳焰结构为稳焰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3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