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穹顶塔式施工操作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12654.1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吕洋;陶浪;陶余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24;E04G1/36;E04G5/00;E04G5/02;E04G5/0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龙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穹顶 塔式 施工 操作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穹顶塔式施工操作平台,包括底部支撑满堂架,底部支撑满堂架的上端铺设有十字交叉钢梁底座,沿竖向设置的标准节塔身的下端固定于十字交叉钢梁底座上,标准节塔身的上端固定有沿横向设置的施工操作平台,标准节塔身上沿竖向分布设置有多组钢丝绳稳定索,每组至少两个钢丝绳稳定索,其中两个钢丝绳稳定索的一端对称地固定于标准节塔身的相对两侧,钢丝绳稳定索拉直,且两个钢丝绳稳定索的另一端固定于标准节塔身两侧的墙体或钢筋上。以解决现有穹顶施工方法,搭设需要大量钢管及人工,工期长,钢管租赁及人工费高,高大支模危险性较大等问题。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穹顶塔式施工操作平台,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各类高、大建筑层出不从,在众多大型商场为满足室内舒适性及采光要求,都会设计大型采光穹顶,此类穹顶往往上下直接贯通,以往施工穹顶常采用搭设满堂架操作平台进行施工,因搭设需要大量钢管及人工,往往工期长,钢管租赁及人工费高,高大支模危险性较大,现场安全隐患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穹顶塔式施工操作平台,以解决现有穹顶施工方法,搭设需要大量钢管及人工,工期长,钢管租赁及人工费高,高大支模危险性较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穹顶塔式施工操作平台,包括底部支撑满堂架,底部支撑满堂架的上端铺设有十字交叉钢梁底座,沿竖向设置的标准节塔身的下端固定于十字交叉钢梁底座上,标准节塔身的上端固定有沿横向设置的施工操作平台,标准节塔身上沿竖向分布设置有多组钢丝绳稳定索,每组至少两个钢丝绳稳定索,其中两个钢丝绳稳定索的一端对称地固定于标准节塔身的相对两侧,钢丝绳稳定索拉直,且两个钢丝绳稳定索的另一端固定于标准节塔身两侧的墙体或钢筋上。
前述穹顶塔式施工操作平台中,所述十字交叉钢梁底座为十字形基础钢梁,十字形基础钢梁的四个端部均搭设固定于底部支撑满堂架的上端,且十字形基础钢梁四个端部的下侧均垫设有基础钢垫板;
前述穹顶塔式施工操作平台中,所述底部支撑满堂架的上端沿横向浇筑有底座混凝土,所述十字形基础钢梁的四个端部均搭设固定于底座混凝土上;
前述穹顶塔式施工操作平台中,所述施工操作平台与标准节塔身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平台方钢斜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在施工完成后地面或混凝土面上进行施工,材料仅部分H型钢及塔吊标节,可循环反复使用,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缩短工期,节约人工及材料费用,同时能减少因架体搭设对周边施工的影响,只需要保证基础承载力,加强螺栓连接,保证稳定索固定即可,这样将节约劳动力,降低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了穹顶钢结构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十字交叉钢梁底座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十字交叉钢梁底座端部与底座混凝土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2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调整参数的拉幅定型机
- 下一篇:一种湿储玉米饲料破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