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尘自冷电子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12322.3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9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华;车春龙;董雨;林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水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清东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 ||
1.一种无尘自冷电子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间组件(1)、柜门(2)、正压发生组件(3)、散热风扇(4)、PLC控制器(5)和电控柜(6);所述柜门(2)铰链在电子间组件(1)前侧;所述PLC控制器(5)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组件(1)右侧下方的前端;所述电控柜(6)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组件(1)右侧下方的后端;所述正压发生组件(3)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组件(1)的上方;所述散热风扇(4)采用两个,且散热风扇(4)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组件(1)的左右两侧,该散热风扇(4)位于PLC控制器(5)和电控柜(6)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自冷电子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2)和电子间组件(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所述散热风扇(4)通过导线分别与PLC控制器(5)和电控柜(6)相连,且散热风扇(4)选用SJ12038型;所述PLC控制器(5)通过导线与电控柜(6)相连,且PLC控制器(5)选用FX1S-30MR-001型;所述电控柜(6)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自冷电子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间组件(1)包括电子间(11),散热孔(12),温度传感器(13)和倾斜式微压计(14);所述散热孔(12)采用多个,且散热孔(12)开设在电子间(11)的左右两侧;所述温度传感器(13)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11)内部上方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倾斜式微压计(14)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11)内部下方的前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尘自冷电子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2)与散热风扇(4)对齐;所述温度传感器(13)通过导线分别与PLC控制器(5)和电控柜(6)相连,且温度传感器(13)选用CWDZ11型;所述倾斜式微压计(14)通过导线分别与PLC控制器(5)和电控柜(6)相连,且倾斜式微压计(14)选用YYT-2000B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自冷电子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发生组件(3)包括送风机(31),进风净化组件(32),输风管(33),降速滤网(34)和出风口(35);所述送风机(31)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1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进风净化组件(32)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11)上方的左侧,且进风净化组件(32)通过管道与送风机(31)相连;所述输风管(33)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11)上方上方的中间位置,且输风管(33)通过管道与送风机(31)相连;所述出风口(35)采用多个,且出风口(35)通过螺栓固定在输风管(33)的下方;所述降速滤网(34)通过螺栓固定在输风管(33)内部的中间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尘自冷电子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31)通过导线分别与PLC控制器(5)和电控柜(6)相连,且送风机(31)选用HF-150P型;所述降速滤网(34)的尺寸与输风管(33)的尺寸匹配;所述出风口(35)在输风管(33)的下方均匀分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尘自冷电子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净化组件(32)包括净化箱(321),进风口(322),下风口(323),滤网(324),活性炭填充层(325)和氯化钙填充层(326);所述净化箱(321)通过螺栓固定在电子间(11)上方的左侧;所述进风口(322)通过螺栓固定在净化箱(321)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下风口(323)通过螺栓固定在净化箱(321)右侧的中间位置,且下风口(323)通过管道与送风机(31)相连;所述滤网(324)通过螺栓固定在净化箱(321)内部的左侧;所述活性炭填充层(325)通过螺栓固定在净化箱(321)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氯化钙填充层(326)通过螺栓固定在净化箱(321)内部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水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水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23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燃气管网监测系统
- 下一篇:晶边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