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桩及其充电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0961.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4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檀贵友;张青锋;陶磊;崔德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任美玲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及其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子元器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多个所述电子元器件分别装配在多个所述腔室内,且每个所述腔室均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固定在所述腔室的进风口处或出风口处的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导风片;驱动所述导风片动作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驱动导风片动作以改变导风片遮挡进风口的面积,进而实现调整各个腔室的通风量,如此通过改变各个腔室的相对进风量,保证了各个腔室散热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组成,其通过将公共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供给电动汽车的电池。交直流电转化过程中,必然存在功率器件开关和磁性器件损耗,这种损耗表现为热量,随着热量增高,极易造成充电模块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因此充电模块的散热降温尤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充电模块的壳体内设置有散热器,电子元器件(mosfet、igbt等)与散热器装配在一起以增大其散热面积,风扇吸入外界空气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以带走热量,从而实现散热降温。但现有技术中壳体内各个区域的风量不变且不均匀,因此经常出现充电模块的壳体内散热不均匀的情况,另外风扇噪音和震动也会影响充电模块的使用。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充电模块散热过程中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模块,该充电模块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充电模块散热过程中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充电模块的充电桩。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电子元器件,还包括:
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多个所述电子元器件分别装配在多个所述腔室内,且每个所述腔室均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固定在所述腔室的进风口处或出风口处的风扇组件;
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导风片;
驱动所述导风片动作的驱动部件。
优选地,上述充电模块中,所述支撑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腔室。
优选地,上述充电模块中,所述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腔室的进风口处,多个所述腔室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扇组件相对。
优选地,上述充电模块中,所述风扇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进风壁的内侧,且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壁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壳体的进风壁上均设置有多个通风孔。
优选地,上述充电模块中,所述隔离板与风扇组件相对的部位为网状结构。
优选地,上述充电模块中,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导风片转动。
优选地,上述充电模块中,所述驱动部件为电机或旋转气缸。
优选地,上述充电模块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与所述腔室的进风口或出风口相对的部位均设置有通风孔。
优选地,上述充电模块中,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板固定的散热器,所述电子元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
一种充电桩,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0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提升锯料加工尺寸精准度的立式带锯机
- 下一篇:老板椅气弹簧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