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管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0602.0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7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倪虹杰;苏少毅;卢品贤;李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虹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9/0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冯蓉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管成型模具,提升管成型模具所述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设置有支撑块和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设置有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和第三成型块;所述上模对应滑块处分别设置有推块,每个推块分别用于推动同侧的那个滑块水平移动。加工过程中提升管依次形成第一环形凸起、与铆件铆合并形成第二环形凸起、以及形成第三环形凸起,使得铆件与提升管紧密连接,并且提高了成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提升管是汽车座椅中的重要部件,提升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提升管与支撑板的连接稳定性影响这座椅调节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5235554A的专利),其中同步驱动杆2(即:提升管)与连杆1(相当于支撑板)的连接复杂,且实际使用时容易失效。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提升管成型模具,能够提高提升管和支撑板的连接稳定性,并且提高加工效率。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管成型模具,能够提高提升管和支撑板的连接稳定性,并且提高加工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有支撑块和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设置有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和第三成型块;每个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和第三成型块均包括同轴地设置的内成型块和外管,每个内成型块均包括一段圆柱,设置在圆柱前段的凸台,凸台的前端呈锥形;每个第二成型块的外管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上模对应滑块处分别设置有推块,每个推块分别用于推动同侧的那个滑块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每个滑块的外侧为斜面,每个推块的内侧为斜面;每个推块的内侧与同侧的那个滑块的外侧的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所述下模的底部的中间设置有多个插块,插块用于插入下模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压料块,压料块分布与插块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每个滑块分别通过直线滑轨与下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搬运提升管的搬运装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管成型模具,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通过设置滑块、推块、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和第三成型块等部件,实现了加工过程中提升管依次形成第一环形凸起、与铆件铆合并形成第二环形凸起、以及形成第三环形凸起,使得铆件与提升管紧密连接,不会发生松动。此外,由于每次挤压时,下模上始终设置有三根提升管,进一步提高了提升管成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升管成型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上模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上模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下模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S1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S2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S3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升管成型模具中,第二成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铆件的连接孔以及凹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虹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虹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0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末端电能管控终端
- 下一篇:电容器导针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