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于行道树种植的树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0011.3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7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严巍;胡永红;许晓波;杨瑞卿;王本耀;梁晶;彭红玲;施凯峰;季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4/10;A01G24/22;A01G13/02;A01G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刘万磊 |
地址: | 2000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行道树 种植 结构 | ||
一种适于行道树种植的树穴结构,包括树穴和栽植基质,所述栽植基质包括:底层,位于所述树穴的底部,所述底层由配方土和青石粒形成,其中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2:8;中间层,位于底层的上部,所述中间层由配方土和青石粒形成,所述行道树种植于所述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中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5:5;和上层,位于中间层的上部,所述上层由青石粒形成;所述配方土为堆肥与壤土的混合物,所述青石粒的粒径为3‑5cm。栽植基质的3层结构,具有适宜的孔隙度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对水肥的吸收,能够为行道树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栽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行道树种植的树穴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行道树是城市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和养分的供应者,其优良的特点是行道树良好生长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行道树在栽植时通常使用街道土和堆肥的混合物。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由于承受行人或车辆的碾压等原因,行道树根系周边的土壤会过度被压实,导致土壤孔隙度减小,容积密度增加,土壤透气性、水分渗透性减小,树木根系的穿透性阻力增大;土壤过度压实也导致了土壤中的矿物质与水的接触面积减小,影响土壤有机物质的矿化作用,养分离子的扩散运动减弱;土壤过度压实也会减少植物细根数量,使菌根菌丝的分解者的有益活动受抑制,从而影响了养分循环的速率,造成土壤有效水分、养分供应能力减弱。因此现有的土壤结构存在与行道树生长需求不协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适于行道树种植的树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行道树种植的树穴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树穴结构孔隙度小、透水透气性能差所导致的行道树根生长和伸长速度减慢、根形态发生改变以及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减少、叶片长度变短、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行道树种植的树穴结构,包括树穴和栽植基质,所述栽植基质包括:
底层,位于所述树穴的底部,所述底层由配方土和青石粒形成,其中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2:8;
中间层,位于底层的上部,所述中间层由配方土和青石粒形成,所述行道树种植于所述中间层,其中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5:5;和
上层,位于中间层的上部,所述上层由青石粒形成;
所述配方土为堆肥与壤土的混合物,所述青石粒的粒径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树穴的深度为90-120cm,所述底层的厚度为10-20cm,所述上层的厚度为5-10cm。
进一步地,所述树穴结构还包括1个或多个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设置于所述中间层,所述中空柱体中填充有营养液和壤土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柱体为竖纹中空管。
进一步地,所述竖纹中空管的侧壁设有一排或多排沿着平行于所述竖纹中空管轴向的方向分布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树穴结构还包括1个或多个组合式树木栽植装置,所述组合式树木栽植装置设置于所述中间层,所述组合式树木栽植装置包括:
上镂空支撑板,所述上镂空支撑板的下侧设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为竖纹管状件;
下镂空支撑板,所述下镂空支撑板的上侧设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为竖纹管状件;和
位于上镂空支撑板和下镂空支撑板之间的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中空柱体的第一端处可拆卸的嵌入所述中空柱体内,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中空柱体的第二端处可拆卸的嵌入所述中空柱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未经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0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压缩机的马达结合定位构造
- 下一篇:空压机的马达结合定位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