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双喷式结构的气缸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08424.8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琪;李洪宇;韩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36 | 分类号: | F02F1/36;F02F1/24;F02F1/42;F02B77/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世纪蓝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2 | 代理人: | 侯志奇 |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插电式 混合 动力 汽车 双喷式 结构 缸盖 | ||
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双喷式结构的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冷却水套、油室,在气缸盖本体的左部设置油室,在气缸盖本体的右部设置冷却水套;气缸盖本体由气缸盖体、缸盖进气口、缸内直接喷射的电喷孔、气道喷射的电喷孔组成,在气缸盖体中部设置四个缸盖进气口,在气缸盖体上部设置气道喷射的电喷孔,在气缸盖体下部设置缸内直接喷射的电喷孔。该实用新型气道喷射和缸内直接喷射的气缸盖,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积碳现象,气缸盖在满足节油、减排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气道喷射,保证发动机低故障率等优点,将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双喷式结构的气缸盖。
背景技术
目前,汽油直接喷射式发动机的提出解决了低的燃油消耗问题,可以改善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点火次数比较多,容易产生积碳现象,导致发动机工作不良,出现启动困难、怠速不稳、加速不良、急加油回火、尾气超标、油耗增多等异常现象。传统的气道喷射式发动机积碳情况相比直喷式发动机减轻很多,可保障发动机低故障率,但其较低燃烧效率则难以接受。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双喷式结构的气缸盖一直是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双喷式结构的气缸盖,该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气道喷射和缸内直接喷射的气缸盖,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积碳现象,气缸盖在满足节油、减排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气道喷射,保证发动机低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双喷式结构的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冷却水套、油室,在气缸盖本体的左部设置油室,在气缸盖本体的右部设置冷却水套;气缸盖本体由气缸盖体、缸盖进气口、缸内直接喷射的电喷孔、气道喷射的电喷孔组成,在气缸盖体中部设置四个缸盖进气口,在气缸盖体上部设置气道喷射的电喷孔,在气缸盖体下部设置缸内直接喷射的电喷孔。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它的结构。其工作原理是,提供的气缸盖本体可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汽油喷射要求。在发动机冷机或低转速时,启用气道喷射,可以改善冷启动效果,减少积碳产生,保证发动机低故障率;在热机或中段转速阶段以及需要强大动力时,采用缸内直接喷射,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同时降低油耗。在发动机冷机或低转速时,启用气道喷射模式,喷油器将汽油喷到缸盖进气口道内,将汽油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燃油混合气体进入燃烧器,在压缩冲程内被点火线圈点燃,改善冷启动的效果,可以减少积碳的产生,保证发动机低故障率。在热机或中段转速阶段以及需要强大动力时,启动缸内直接喷射模式,喷油器将高压油直接喷入燃烧室,在气缸盖本体内将燃油与空气混合成燃油混合气,在压缩冲程内被点火线圈点燃。缸内直接喷射反应快、动作灵敏、效率高,同时发动机得以产生更大动力,有能够降低油耗。气缸盖在满足节油、减排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气道喷射,可以大幅度降低了发动机的积碳现象,保证发动机低故障率。
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双喷式结构的气缸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气道喷射和缸内直接喷射的气缸盖,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积碳现象,气缸盖在满足节油、减排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气道喷射,保证发动机低故障率等优点,将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8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