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工用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8064.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任强;宫尚敏;胡璐珩;刘洪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工用 淬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用淬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淬火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上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机构与转动板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
现有技术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淬火,增加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大,且淬火稳定性较低,效率较低,人工手动淬火得到的产品的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具加工用淬火装置,其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加工用淬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淬火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上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机构与转动板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夹具。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腔内底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装置腔的内顶部,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装置腔的内壁上,所述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圆柱的上端设有条形槽,所述推板与条形槽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上端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内底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贯穿安装腔的内顶部并固定连接在转动板的下端,所述转动板的下端设有滑轮,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与滑轮相配合的滑轨。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夹具的表面设有耐高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夹具将需要加工的物件固定住,进而能够对其进行淬火。
2,启动电动伸缩杆,将其推动到淬火点的上方。
3,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使滑板滑动,滑板滑动带动推板移动,进而使固定板下降,能够使物件通过淬火装置进行淬火。
4,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转动使物件可以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加工用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加工用淬火装置的圆柱俯视图。
图中:1淬火装置、2滑轮、3转动板、4电动伸缩杆、5夹具、6冷却装置、7连接杆、8推板、9滑板、10第一电机、11螺纹杆、12圆柱、13第二电机、14壳体、15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8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防水板材
- 下一篇: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