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插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5105.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8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婷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李双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插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水稻插秧装置,包括漂浮板、秧苗输送箱、空压机、伸缩缸和秧苗排列口,所述漂浮板上方内部贯穿连接有秧苗输送箱,所述秧苗输送箱一侧设置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一侧设置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下方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方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下方连接有夹板,所述空压机两侧均连接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的漂浮快,能够将插秧装置放置于水田的水面,同时利用螺旋桨提供动力,能够代替传统的行走轮在泥地里面行走的方式,机械故障率小,可有效降低机械损耗,提高行走效率,从而提高装置的插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插秧装置。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
传统的插秧机是利用行走轮将插秧机放置在泥地里进行行走,传统的方式机械故障率高,同时在泥地中行走阻力较大,行走速率低,并且泥土容易影响机械结构的运转,行走轮行走后的泥地形变量较大,导致于水田地面不平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水稻插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稻插秧装置,通过设置的漂浮快,能够将插秧装置放置于水田的水面,同时利用螺旋桨提供动力,能够代替传统的行走轮在泥地里面行走的方式,机械故障率小,可有效降低机械损耗,提高行走效率,从而提高装置的插秧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插秧装置,包括漂浮板、秧苗输送箱、空压机、伸缩缸和秧苗排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上方内部贯穿连接有秧苗输送箱,所述秧苗输送箱一侧设置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一侧设置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下方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方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下方连接有夹板,所述空压机两侧均连接有连接管;
所述秧苗输送箱上方设置有秧苗排列口,所述秧苗排列口下方对应设置有秧苗输送辊,所述秧苗输送辊下方一侧连接有下落滑道,所述漂浮板下方一侧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部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一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一端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漂浮板下方另一侧设置有导向舵。
优选的,所述下落滑道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一端与夹板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内部设置有动力辊。
优选的,所述空压机内部设置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两端均与伸缩缸和秧苗输送辊相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的漂浮快,能够将插秧装置放置于水田的水面,同时利用螺旋桨提供动力,能够代替传统的行走轮在泥地里面行走的方式,机械故障率小,可有效降低机械损耗,提高行走效率,从而提高装置的插秧效率,通过设置的秧苗输送箱、秧苗排列口、秧苗输送辊、下落滑道和传送带,能够将秧苗输送至夹具,在伸缩缸和伸缩杆的作用下秧苗被插入至泥土里面;
2、通过设置的动力电机、传动辊和螺旋桨,能够为装置提供动力,确保装置能够在水面上行驶,通过设置的导向舵,能够保持方向,确保装置能够按照直线行驶,通过设置的空压机,能够利用扇叶形成压缩空气,并且通过设置的连接管,能够将压缩空气输送至伸缩缸和苗输送辊,为伸缩缸和苗输送辊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婷,未经朱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5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教育培训管理具备注意力吸引机构的使用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