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野清晰的多功能伤口测量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4831.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胡馨予;田雅丽;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M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野 清晰 多功能 伤口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视野清晰的多功能伤口测量棒,包括棒体,棒体外侧设有测量刻度,棒体包括圆形且透明的外壳、圆形内芯以及中空的圆柱形的灯柱;内芯位于外壳内部,内芯的长度大于外壳的长度,内芯与外壳在棒体的底部密封相交并形成灯柱腔,灯柱套装在内芯外侧并插装在灯柱腔内,灯柱位于灯柱腔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旋接在内芯外侧;测量刻度位于外壳外表面。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解决伤口测量问题的同时,便于观察伤口内部情况,并能对伤口进行刮创,实现多功能,在刮创的同时可对伤口内,进行清洗,能够更好的清创,降低患者痛苦,且能在清创和冲洗后,进行吹气,有利于清除厌氧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野清晰的多功能伤口测量棒。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外科科室中,很多外伤病人在就诊前,护士会对伤口的长度、深度等进行测量和记录,以便医生快速了解病人的伤情,并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便于病人得到及时的救助。
现有技术的伤口测量棒只能对伤口的长度和深度起到测量功能并进行简单的记录,功能单一,使用不便,且在对伤口的深度进行测量和观测伤口内部创伤情况时,由于测量棒上没有光源,需要将一面把伤口扒开一面用手电筒像伤口内侧照射,才能观测到伤口内部情况,给护士工作带来严重不变。
再者,现有的伤口测量棒仅有测量功能,不能对伤口进行清创和冲洗,还需要另外的清创设备,一方面为护士准备设备带来麻烦,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了医疗成本。
另外,在受伤送医过程中,往往会先进行包扎止血后送医院,送医过程中,由于伤口闭合会形成厌氧环境,导致厌氧菌的形成,从而引发各种感染,不利于伤口的恢复;且由于伤口周围的肌肉和脂肪组织的流动性,会使伤口趋于闭合状态,那么在清创和清洗后,伤口趋于闭合,依然容易产生厌氧环境,导致伤口内厌氧菌形成以致伤口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视野清晰的多功能伤口测量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外侧设有测量刻度,所述棒体包括圆形且透明的外壳、圆形内芯以及中空的圆柱形的灯柱;所述内芯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内芯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壳的长度,所述内芯与所述外壳在所述棒体的底部密封相交并形成灯柱腔,所述灯柱套装在所述内芯外侧并插装在所述灯柱腔内,所述灯柱位于所述灯柱腔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旋接在所述内芯外侧;所述测量刻度位于所述外壳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内芯与所述外壳相交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拆卸地卡接有刮匙,所述刮匙包括一体连接的匙柄和匙头,所述匙柄为弯折结构,所述匙柄远离所述匙头的一端设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匙头为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匙柄包括固定部以及可调角度的连接杆,所述固定部为倒锥形,所述连接杆为可弯折的圆台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杆一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芯内部设置有贯通的用于冲洗的注水通道以及用于抽取脏水的抽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与所述抽水通道紧密相贴;所述匙柄内侧设有中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上均设有通孔,在所述卡接环卡接在所述凹槽内时,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注水通道无缝对接,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抽水通道无缝对接。
优选地,所述注水通道位于所述外壳上方的一端设有注水管连接端,所述抽水通道位于所述外壳上方的一端设有抽水管连接端。
优选地,所述匙头为中空结构且与所述注水通道连通,所述匙头尖端设有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4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