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叠合板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03006.X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章清;王建苗;顾江飞;王溢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23/02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叠合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叠合板模具,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和竖板内壁上均设置有梯形槽钢。解决了目前难以调整钢筋在叠合板内的预设固定深度的技术问题,且易于拼装,同时在模具横竖板内侧增加一梯形槽钢,由3‑4颗螺丝固定,长边长度15mm,短边长度10mm,厚度为6mm,为生产的叠合板增添了侧面的槽面,同时模具的外观也实现了美化。既保留了原先叠合板模具易拼装,易修改,可调节,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优点,同时优化了模具的外观,为叠合板侧面提供一层槽面,同时也固定了钢筋深度(钢筋保护层15mm)。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构件领域,特别涉及新型叠合板模具。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也是预制板中数量较多的一类板块。目前,在生产叠合板时,大都是采用相应的模具进行制造。
现有技术上的叠合板成型模具,一般是通过模具对叠合板进行制造,由于叠合板是按照建筑物的实际要求进行制作的,所以模具一般是根据建筑物所需叠合板的尺寸要求进行定制。在使用完一次后,由于模具与下次生产的叠合板尺寸不对应,模具会被回收不再使用,使得每次制造叠合板都需要制作的新的模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易于拼装、方便回收利用以及使得叠合板具有槽面的叠合板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新型叠合板成型模具,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和竖板内壁上均设置有梯形槽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梯形槽钢的长边长度15mm,短边长度10mm,厚度为6mm。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和竖板沿其宽度方向均开设有若干的钢筋放置槽,所述钢筋放置槽内放置有钢筋。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和竖板上均设置有筋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筋板上设置有定位销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的侧面设置有吊装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和竖板上均设置有连接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和竖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钢筋安装在钢筋放置槽内,达到叠合板内的预设钢筋深度,方便在实际使用叠合板时,将相邻的叠合板进行连接。
2.在模具横竖板内侧增加一梯形槽钢,实际通过3-4颗螺丝固定,达到可拆卸的目的,方便带勾钢筋的放置。长边长度15mm,短边长度10mm,厚度为6mm,为生产的叠合板增添了侧面的槽面,同时模具的外观也实现了美化。
3.可对废旧叠合板模具进行回收利用,方便修改模具,实现一块叠合板模具可多用的效果。
4.模具易于拼装,且竖板模具可沿横版模具推进推出,可实现模具的灵活性。
5.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和后现浇混凝土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凹槽,其两者的连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竖板的俯视、正视以及侧视示意图;
图2为横板的俯视、正视以及侧视示意图。
图中:1、横板;2、竖板;3、梯形槽钢;4、钢筋放置槽;5、筋板;6、定位销孔;7、吊装孔;8、连接孔;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3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超声波清洗功能的冲牙器
- 下一篇:一种线盒固定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