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2454.8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1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卫;陈昊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9 | 代理人: | 胡国良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漏。所述地漏包括地漏腔体、杯型内胆、内胆支承和复位机构,所述内胆支承连接所述地漏腔体与所述复位机构并与所述复位机构配合支撑所述杯型内胆于所述地漏腔体内,所述地漏腔体为排水通道,所述杯型内胆包括杯体及杯底,所述杯体底部设有孔,所述杯底用作所述地漏的底封,所述杯底与所述复位机构联动,所述复位机构驱动所述地漏从开启状态恢复至关闭状态,所述杯底通过与所述地漏腔体下端面的离合实现地漏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地漏腔体下端面出口处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地漏腔体内表面与所述杯体外表面所构成的环形通道进口处的流通面积。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地漏能够提高地漏开启稳定性与流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常用的建筑物排水装置,主要起排水和防止排水管道中积聚的臭气溢出的作用,目前公知的地漏主要有水封式和机械密封式等类型。常见的机械密封式地漏,主要包括地漏腔体、复位机构和地漏底封,以及其他一些附属零件。地漏腔体的内部空间为地漏排水的水流通道,地漏腔体下端面与地漏底封组成地漏开启与关闭系统。复位机构是使地漏从开启状态恢复到关闭状态的动力机构,复位机构的驱动力可来源于机械力,例如弹簧的回弹,也可来源于电磁力,例如磁铁的吸合。复位机构带动地漏底封运动使地漏从排水状态复位到密封状态。
中国专利CN201428167Y公开了一种储能式地漏,其包括复位机构、地漏腔体、地漏底封和位于地漏腔体内并与所述地漏底封联动的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部开有小孔。当地面的积水流入地漏时,积水通过导流板的导流首先进入杯体,当杯体内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杯体内存水的重力压缩弹簧并通过联动轴带动地漏底封下移使地漏开启。在地漏排水过程中,即使流入地漏的水流流量发生变化,由于杯体内存水量变化不大,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保持稳定,从而保障地漏底封向下位移稳定,使地漏处于稳定的开启状态。当没有积水流入地漏时,杯体内的存水通过小孔流出,压缩弹簧的重力逐渐减少,直至弹簧复位,地漏关闭。
但是,上述结构的地漏在开启过程中,由于杯体内存水的重力是压缩弹簧的主要作用力,而废水管道内常常存在变动的正压力,该正压力作用于地漏底封上,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使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减少,特别是排水管道中正压力较高时,将出现地漏不能开启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地漏在排水状态时,通常地漏内腔充满水,使杯体浸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该向上浮力与杯体中存水的向下重力方向相反,使杯体所受的向下作用力,也即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减少,从而使地漏腔体下端面与地漏底封之间的间隙减少,导致地漏的流通面积减少,排水量下降。
而且,常见的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为重力流,重力流排水系统利用重力势能作为排水动力。排水管道中是水气两相流,水流动时,水和气进行位置交换。公知的地漏内部是满管流,即水流流道中充满水,例如,水封式地漏排水时,地面废水流入地漏存水弯,使存水弯中靠近地面一侧水柱上升,水流在这一水头压力下,克服存水弯的阻力进入下水管道;常见的机械密封式地漏排水时,地漏腔体内存水的重力打开地漏底封,地漏腔体的内部空间为地漏排水的水流通道,由于地漏底封与地漏腔体下端面之间的间隙大小是随着地漏腔体内存水的多少而改变的,因此地漏排水的水流通道是满管流,即流道中充满水。采用满管流的地漏,由于在地漏内部不能实现水和气的位置交换,因而排水管道内的空气不能进入地漏,地漏底封上下表面所受压力不同,常常因为排水管道内的正压力造成排水障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地漏以解决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地漏在排水管道中正压力较高时不能开启、排水量下降以及地漏内部满管流导致地漏开启难度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的地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卫;陈昊,未经陈卫;陈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24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