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禁指纹识别传感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0530.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5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良;魏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6K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禁 指纹识别 传感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禁指纹识别传感器电路,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包括指纹采集模块、指纹图像生成模块以及指纹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在整个指纹识别传感器电路中内置有指纹图像处理单元,指纹图像处理单元包括指纹图像信息放大模块,指纹图像二值化模块以及指纹图像滤波电路,指纹图像信息放大模块可以对指纹识别模块所录入的指纹图像信息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而指纹图像二值化模块可以对放大后的指纹图像信息的像素点进行优化处理,再经指纹图像滤波电路,对整个指纹图像信息传输电路中出现的杂波进行抵消处理,进而可以形成更加清晰的指纹图像信息,便于匹配模块的校对,提高指纹识别的通过率和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门禁指纹识别传感器电路。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即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指纹识别技术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数学形态学、小波分析等众多学科。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由于每次捺印的方位不完全一样,着力点不同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变形,又存在大量模糊指纹,如何正确提取特征和实现正确匹配,是指纹识别技术的关键。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化,被广泛运用在门禁系统中,但是目前,门禁系统中所运用的指纹识传感电路,在结构上不仅复杂,而且在功能上也较为单一,指纹识别的核心是将指纹图像传递给指纹匹配模块,现有技术是直接将录入的指纹图像传递给指纹匹配模块,由于图像未经过任何处理,从而造成匹配率低的问题,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门禁指纹识别传感器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禁指纹识别传感器电路,解决了指纹识别的核心是将指纹图像传递给指纹匹配模块,现有技术是直接将录入的指纹图像传递给指纹匹配模块,由于图像未经过任何处理,从而造成匹配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门禁指纹识别传感器电路,包括如下电性元器件:
指纹采集模块,录入用户的指纹信息。
指纹图像生成模块,与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接收指纹采集模块所录入的指纹信息,并生成图像。
指纹图像处理单元,与所述指纹图像生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接收指纹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的指纹图像信息,并对该指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指纹图像特征提取模块,与所述指纹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接收来自指纹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指纹图像信息,并对该处理后的指纹图像信息的特征进行提取。
指纹匹配模块,与所述指纹图像特征提取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接收来自指纹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所提取的指纹特征信息,并对该提取后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和匹配。
指纹数据库,与所述指纹匹配模块之间为双向电性连接,与所述指纹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接收来自指纹图像处理单元输出的处理后的指纹图像信息,并且向指纹匹配模块提供指纹图像信息。
优选的,所述指纹匹配模块的输出端与门禁主控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门禁主控芯片控制门禁系统的启闭。
优选的,所述指纹图像处理单元包括如下电性元件:
指纹图像信息放大模块,与指纹图像生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接收来自指纹图像生成模块所生成的指纹图像信息,并对该指纹图像信息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指纹图像二值化模块,与指纹图像信息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接收来自指纹图像信息放大模块的指纹信息放大的信号,并对该信号所对应的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
指纹图像滤波电路,与指纹图像二值化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接收指纹图像二值化模块处理后的指纹图像信息,并对该段指纹图像信息中的杂波进行过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0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件侧翼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岩溶发育区长锚索施工的送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