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99213.2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7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四清;赵爱民;周爱国;高庆凯;张卫国;刘德苓;刘栋;宋允华;高岭;王广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1/20;B07B1/28;B07B1/42;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闫超良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石油焦 输送 分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包括机架,机架的顶部连接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上端连接有料箱,料箱的顶部左侧连接有进料斗,料箱的顶部右侧连接有除尘组件,料箱的内腔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侧壁连接有若干组搅拌叶,料箱的下部均布有滤孔,料箱右侧壁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料管,外壳体的内腔中部设有筛盘,凸轮贴合筛盘下表面,外壳体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二出料管,外壳体的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达到了良好的分级效果,能够将分级后的石油焦分别引入不同的出料管,便于物料输出,减少了电机设置,节约了能耗成本,操作方便,降低了粉尘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煅后石油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
背景技术
石油焦是原油经蒸馏将轻重质油分离后,重质油再经热裂的过程,转化而成的产品。从石油焦工厂所生产的石油焦均称为生焦,含一些未碳化的碳烃化合物的挥发份,生焦可当做燃料级的石油焦,如果要做炼铝的阳极或炼钢用的电极,则需再经高温煅烧,使其完成碳化,降低挥发份至最少程度。
目前,生焦经过煅烧炉的煅烧后,再经过降温处理,最后通过输送装置例如振动输送机送到成品仓内。然而石油焦在输送过程中无法按照粒径进行有效的分级处理,影响输出后的后续加工,并且在煅后石油焦中往往掺杂着粉尘,散出后易造成粉尘污染,影响工作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操作简单,功能多样,能够将煅后石油焦分级输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连接有料箱,所述料箱的顶部左侧连接有进料斗,所述料箱的顶部右侧连接有除尘组件,所述料箱的内腔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壁连接有若干组搅拌叶,所述料箱的下部均布有滤孔,所述料箱右侧壁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料管,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中部设有筛盘,所述筛盘右端通过销轴铰接外壳体,所述筛盘底部左侧与外壳体内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外壳体左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伸入外壳体内腔的一端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贴合筛盘下表面,所述外壳体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上端开口位于筛盘正右侧,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三出料管。
优选地,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中,所述外壳体的前侧壁连接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连接有第四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三带轮之间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带轮与第四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带。
优选地,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中,所述除尘组件包括集尘室,所述集尘室与外壳体之间连通有吸尘管,所述集尘室的内腔右侧连接有滤网,所述集尘室的右端安装有气泵,所述集尘室的前端铰接有仓门。
优选地,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中,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导料斜面。
优选地,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中,所述机架左端高度大于右端高度。
优选地,用于煅后石油焦的输送分级机中,所述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搅拌叶对物料进行搅拌,通过滤孔对物料进行过滤,能够对煅后石油焦进行粗分,通过第二转轴带动凸轮转动,通过复位弹簧进行弹性复位,使得筛盘进行振动筛分功能,能够对断后石油焦进行细分,达到了良好的分级效果;
2、本装置中机架左端高度大于右端高度,使得外壳体和料箱倾斜,外壳体内腔底部设置导料斜面,能够将分级后的石油焦分别引入不同的出料管,便于物料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9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