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子助力转向的液压转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97475.5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7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范卫兵;赵文涛;汪振晓;高岗;薛敏;秦孝明;周晨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助力 转向 液压 转向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电子助力转向的液压转向器,包括转向器阀体,所述转向器阀体包括转向器上盖和转向器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输入轴的输入端与EPS输出轴连接,所述EPS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力矩输出轴,所述EPS输出轴通过减速器连接有助力电机,所述助力电机连接有EPS控制器。在现有的主转向器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可以根据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不同模式的控制,从而辅助主转向器更好的实现低速转向、主动回正以及应急转向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器,属于汽车转向动力系统,具体地指一种带电子助力转向的液压转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和特种重型车辆的转向系统常采用具有固定助力特性的全液压转向器,此类全液压转向器助力特性由伺服转阀结构参数和液压泵的供油量决定,无法解决低速轻便和高速稳定的矛盾;同时随着新能源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全液压转向器不能满足智能转向和无人驾驶的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智能驾驶以及辅助转向的转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子助力转向的液压转向器,包括转向器阀体,所述转向器阀体安装于转向器上盖内腔,并与转向器输入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输入轴的输入端与EPS输出轴连接,所述EPS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力矩输出轴,所述EPS输出轴通过减速器连接有助力电机,所述助力电机连接有EPS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包括互相啮合的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固定连接在EPS输出轴上,所述蜗杆与助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EPS输出轴与主力矩输出轴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扭矩角度传感器,所述扭矩角度传感器与EPS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EPS壳体,所述EPS壳体的端部与转向器上盖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EPS壳体内腔通过轴承分别与EPS输出轴和主力矩输出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智能驾驶、辅助转向。在现有的主转向器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可以根据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不同模式的控制,从而辅助主转向器更好的实现低速转向、主动回正以及应急转向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向器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转向器阀体1、转向器上盖101、转向器输入轴102、主力矩输出轴2、EPS输出轴3、EPS壳体4、轴承5、涡轮6、蜗杆7、扭矩角度传感器8、助力电机9、EPS控制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带电子助力转向的液压转向器,包括转向器阀体1,转向器阀体1安装于转向器上盖101的内腔,其阀芯与转向器输入轴102固定连接,转向器输入轴102的输入端与EPS输出轴3连接,EPS输出轴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力矩输出轴2,EPS输出轴3通过减速器连接有助力电机9,助力电机9连接有EPS控制器10。
上述技术方案中,减速器包括互相啮合的涡轮6和蜗杆7,涡轮6固定连接在EPS输出轴3上,蜗杆7与助力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EPS输出轴3与主力矩输出轴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扭矩角度传感器8,扭矩角度传感器8与EPS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7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粉体的金属纤维高通量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血液科护理用试管放置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