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双套管的注浆钢管砂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95777.9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顾国荣;梁振宁;姚正源;沈蒙;孙良;王保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季申清 |
| 地址: | 2021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钢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双套管的注浆钢管砂桩,其包括:内套管,表面开设有蜂窝状通孔;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内套管的外部,所述外套管的底部设置有扩孔器;桩尖,设置在所述内套管的底部,且所述桩尖位于所述外套管的外部;其中,内套管内注入有水泥浆或纯水泥。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双管配合使用方式,其可在预制好后直接打设,无需现场成桩等复杂工序,节省施工周期。并且采用静压、振动、锤击等方式沉桩,可结合排水系统和土层条件,能加速土体固结,达到更好的地基处理效果。同时,采用内套管和外套管形成的双管砂桩体系,其可提升砂桩的承载能力和可靠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双套管的注浆钢管砂桩。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通常采用碎砂石桩、搅拌桩、挤密桩、刚性桩等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桩与土层形成的复合地基来共同承担上部的结构荷载。在工程运用中,碎砂石桩、搅拌桩、挤密桩需现场成桩,成桩质量受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往往存在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不稳定现象,而采用刚性桩需提前预制、时间相对长,因此,传统的复合地基方案施工周期长,施工效能低下,工程造价高,材料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的带双套管的注浆钢管砂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双套管的注浆钢管砂桩,其包括:
内套管,表面开设有蜂窝状通孔;
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内套管的外部,所述外套管的底部设置有扩孔器;
桩尖,设置在所述内套管的底部,且所述桩尖位于所述外套管的外部;
其中,内套管内注入有水泥浆或砂浆或固化剂。
进一步地,还包括桩帽,所述桩帽设置在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均为有强度的筋材。
进一步地,所述有强度的筋材是钢管或PVC管或PE管。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内还设有注浆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双管配合使用方式,其可在预制好后直接打设,无需现场成桩等复杂工序,节省施工周期。
2)、采用静压、振动、锤击等方式沉桩,可结合排水系统和土层条件,能加速土体固结,达到更好的地基处理效果。
3)、采用内套管和外套管形成的双管砂桩体系,其可提升砂桩的承载能力和可靠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双套管的注浆钢管砂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双套管的注浆钢管砂桩,其包括:
内套管1,表面开设有蜂窝状通孔;
外套管2,套设在内套管1的外部,外套管2的底部设置有扩孔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5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引脚脱落的高频变压器
- 下一篇:全自动纸盒成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