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骨密度探头线的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94540.9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7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洲;杜文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康荣信智慧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4;G01R3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路北社***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密度 探头 检测 装置 | ||
一种超声骨密度探头线的检测装置,包括有电源切换开关、4148二极管、PROBE插座、USB双联检测插口与蓝、橙两种不同发光二极管;将探头线连接到检测线路中,探头线与检测线路对应的单条线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每条线路上会串联一个发光二极指示灯,只有连接正确且无焊接不良的情况下相应的导通;若有一组馈线内部焊接不良或者短路,则串联的发光二极与其它的发光二极亮度有所不同或另一组不同的发光二极对应导通;能快速检测探头线的通断与短路问题;具有线路结构简单、检测速度快、准确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超声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声骨密度探头线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探头线作为超声骨密度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设备与声头,处在设备外围,自由度大,易损坏。所以生产量大且质量必需得到保证。但原始生产工序繁琐,检测方法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批量生产效率以及没有快速检测的手段。
探头线为四芯馈线,分别为红、黑、蓝、白外加屏蔽层,共计九条线路。在生产过程中,要将四线的芯线与屏蔽层分别焊接,焊点多且焊点小,线体绝缘层不耐高温。操作中温度与焊接接触时间不易把握,易产生虚焊、短路等情况。为下步工作带来不便,排除不良又有一定难度且耗时。在常规检测和验收环节,主要依赖万用表,进行逐一通路检测再进行线间的短路检测,但虚焊不方便检测。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骨密度探头线的检测装置,具有线路结构简单、检测速度快、准确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骨密度探头线的检测装置,包括有电源切换开关、4148二极管、PROBE插座、USB双联检测插口与蓝、橙两种不同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线回路和屏蔽线回路;芯线回路由芯线前部回路和芯线后部回路组成,芯线前部回路包括USB电源插口,USB电源插口输出5V电压,USB的电源的电压输出端与电阻R串联,串联电阻R的1K电阻与电源切换开关的一组常闭V1+端相连接,电源切换开关的常闭出线分别于PROBE插座3的J1端、J11端、J12端、J13端的芯线相接通;芯线后部回路包括电源切换开关,电源切换开关的另一常闭端引出V1-与各芯线通断指示的发光二极管一T1、芯线通断指示的发光二极管二T11、芯线通断指示的发光二极管三T12、芯线通断指示的发光二极管四T13的负极连接,接入USB双联检测插口4的1脚、2脚、3脚、4脚;
所述的屏蔽线回路上设有屏蔽线指示的发光二极管五S2、屏蔽线指示的发光二极管六S21、屏蔽线指示的发光二极管八S22、屏蔽线指示的发光二极管九S23;电源切换开关常开端的V2+分别与屏蔽线指示的发光二极管五S2、屏蔽线指示的发光二极管六S21、屏蔽线指示的发光二极管八S22、屏蔽线指示的发光二极管九S23的负极连接,各屏蔽线指示灯的负极分别与USB双联检测插口的5脚、6脚、8脚、9脚对应连接,形成屏蔽层线路回路的一部分,从电源切换开关的V2-处分别连接用于各屏蔽线之间信号隔离的4148二极管一D1、4148二极管二D2、4148二极管三D3、4148二极管四D4的负极;4148二极管一D1的正极与PROBE插座的J1端外层相连接,4148二极管二D2的正极与PROBE插座3的J11端外层相连接,4148二极管三D3的正极与PROBE插座的J12端外层相连接,4148二极管四D4的正极与PROBE插座的J13端外层相连接;4148二极管一D1的负极串接短路指示的发光二极管十H3的正极、4148二极管二D2的负极串接短路指示的发光二极管十一H31的正极、4148二极管三D3的负极串接短路指示的发光二极管十二H32的正极、4148二极管四D4的负极再串接短路指示的发光二极管十三H34的正极;短路指示发光二极管十H3、短路指示发光二极管十一H31、短路指示发光二极管十二H32、短路指示发光二极管十三H33的负极均与电源切换开关的V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康荣信智慧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康荣信智慧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4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修边系统
- 下一篇:循环充放电仪器电压校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