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铜生产用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4486.8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戴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金盛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12 | 分类号: | C25C1/12;C25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铜 生产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解铜生产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槽,所述反应槽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部为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盖板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箱体内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反应槽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清洁软刷,所述第二清洁软刷与反应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通过设置的电机、第一清洁软刷、第二清洁软刷和水泵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反应槽内部进行清理,减少了人工,并且通过不断的旋转清扫能将反应槽内壁的附着物去除的较为彻底,减少了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铜生产用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铜是将粗铜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向阴极移动,从而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并在阴极析出纯铜,在生产时,需要用专门的反应装置来对铜电解并形成高质量的纯铜,目前,生产商大多都是电解槽或者在自制的反应装置里进行反应生成。
但是,现有的大部分反应装置并不具备清理功能,在使用完后,内壁上会附着反应后的残渣废液,需要安排专门的清洁人员对反应装置进行清理,增加了人工,并且人工清理经常会出现清理不彻底的情况,对反应装置的下次使用带来了影响,为此,提出一种电解铜生产用反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解铜生产用反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铜生产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槽,所述反应槽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部为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盖板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箱体内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反应槽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清洁软刷,所述第二清洁软刷与反应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位于反应槽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清洁软刷,所述第一清洁软刷与反应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安装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管的一端,两个连接管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反应槽内并固定安装有莲蓬头。
优选的,所述反应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呈矩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轴承孔,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孔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连接管均贯穿对应的通孔并与对应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反应槽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阀。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挂环,四个挂环呈矩形阵列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反应槽、盖板、箱体、电机、转动杆、连接杆、第一清洁软刷、第二清洁软刷、水泵、通水管、连接管、莲蓬头、出水管和挂环相配合,使用时,先将盖板吊起并放在反应槽上,将水泵的吸水口与外部水源相连接,然后启动水泵并吸水,水依次经过通水管和连接管,直至从莲蓬头内喷射出,使反应槽内积攒水,然后启动电机,在转动杆的带动下,使得第一清洁软刷和第二清洁软刷开始对反应槽清扫,当水达到一定量时,关闭水泵,此时,清理工作也在继续,清扫完毕后,关闭电机,将盖板取出,然后打开水阀,将污水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通过设置的电机、第一清洁软刷、第二清洁软刷和水泵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反应槽内部进行清理,减少了人工,并且通过不断的旋转清扫能将反应槽内壁的附着物去除的较为彻底,减少了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金盛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瑞金盛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4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