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小型太阳能热管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2405.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0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常昊;苏磊;李月豪;周玉星;罗文著;庄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60/00 | 分类号: | F24S60/00;F24S10/95;F24S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小型 太阳能 热管 加热器 | ||
1.便携式小型太阳能热管加热器,包括集热箱体、安装在集热箱体上部的储热箱体,蒸汽进口管(22)以及用热端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箱体包括集热箱体外壳(1)和集热箱体内壳(1a),所述储热箱体包括储热箱体外壳(8)和储热箱体内壳(9),所述储热箱体内设有多孔复合材料相变储热介质(10),所述集热箱体和储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平板型脉动热管吸热板(3)和回路型脉动热管(6),所述平板型脉动热管吸热板(3)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冷凝段(35)、第一绝热段(37)和第一蒸发段(34),所述回路型脉动热管(6)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冷凝段(63)、第二绝热段(62)和第二蒸发段(61),所述集热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包括第一底平面、第一两侧面和第一上侧面、第一下侧面,所述第一上侧面开有两个长方形槽口,用于第一冷凝段(35)和第二冷凝段(63)伸出至储热箱体内,储热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包括第二底平面、第二两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二下侧面,所述第二下侧面开有两个长方形槽口,用于第一蒸发段(34)和第二蒸发段(61)伸出至集热箱体中,所述用热端加热器包括分离式小型热管冷端散热器(21),所述蒸汽进口管(22)、液体回流管(23)以及多根并联在蒸汽进口管(22)和液体回流管(23)之间的第一小直径热管(24),所述蒸汽进口管(22)通过蒸汽输出管路(17)连通于储热箱体顶部,所述液体回流管(23)通过液体回流管路(19)连通于热箱体底部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小型太阳能热管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玻璃盖板(4),所述玻璃盖板(4)与集热箱体外壳(1)的四个侧面紧密贴合并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小型太阳能热管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分离式小型热管蒸发器(11),所述分离式小型热管蒸发器(11)平行设置在第一冷凝段(35)和第二冷凝段(63)之间,所述分离式小型热管蒸发器(11)包括设置在储热箱体上下两端的蒸气集管(14)和储液集管(13),所述蒸气集管(14)和储液集管(13)之间安装有多根并联的第二小直径热管(12),所述第二小直径热管(12)的内壁面贴合有吸液芯(16),所述吸液芯(16)的底部深入到储液集管(13)内,所述吸液芯(16)为多孔材料,所述第二小直径热管(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蒸气集管(14)和储液集管(13)相连通,所述蒸气集管(14)的顶部与蒸汽输出管路(17)相连通,所述储液集管(13)的侧部与液体回流管路(19)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小型太阳能热管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直径热管(12)的外壁焊接有多根水平设置的传热翅片(15),所述第一小直径热管(24)的外壁设有散热翅片(25),所述液体回流管(23)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支撑的移动支架(26),所述移动支架(26)的底部安装有滑轮,所述蒸汽输出管路(17)上设置有即时即用开关(18),所述液体回流管路(19)上设置有单向阀(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小型太阳能热管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型脉动热管吸热板(3)中间平面上开有多根并列直槽道和相间连接弯头槽道串联组成的回路型槽道(31),所述平板型脉动热管吸热板(3)的上侧面开出1个带内螺纹的出口槽(32),所述出口槽(32)位于平板型脉动热管吸热板(3)外部,所述出口槽(32)和回路型槽道(31)相通,所述出口槽(32)内螺纹连接有内径为出口短管(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小型太阳能热管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型脉动热管(6)的顶部连通有充液管(65),所述回路型脉动热管(6)的第二冷凝段(63)外壁焊接有水平布置的第二冷凝翅片(6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小型太阳能热管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箱体外壳(1)和集热箱体内壳(1a)以及所述储热箱体包括储热箱体外壳(8)和储热箱体内壳(9)之间设有保温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24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