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9529.3 | 申请日: | 201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2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琼 |
主分类号: | B08B9/28 | 分类号: | B08B9/28;B08B13/00;F26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43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外科 器皿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电机和进水管,装置主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万向轮,装置主体的正面左上角嵌入设置有PLC控制器,装置主体的正面中部活动连接有箱门,装置主体的左侧顶端固定安装有推手。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电机和支撑板,通过将医疗器皿放置到底座内,使得器皿的底端站立在底座上,器皿的上部分卡在凹槽内,并通过卡块将其固定,使得器皿在被清洗后,通过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支撑板进行转动,将器皿内的水倒出,并将器皿的开口处朝下,使得内部的水分充分流干,防止器皿上附着水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皿大多属于玻璃制品,是专门用来盛放医用液体的器具,一般使用后的医疗器皿都会被放进清洗装置内进行清洗,防止产生细菌,而在对医疗器皿进行清洗时一般采用全自动清洗机和超声波清洗机来进行清洗,而现有的两种清洗机在对医疗器皿进行清洗时,具有以下弊端:
1、现有的清洗机在对医疗器皿通过全自动进行清洗时,在通过清洗液对器皿进行清洗后,由于器皿上会残留液渍,导致器皿在进行烘干后,液渍会干掉并在器皿上留下水痕,从而影响器皿的再次使用。
2、现有的清洗机在对器皿进行清洗时,普遍将其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当清洗完成后,需要将器皿内部的水倒出再取出进行烘干处理,然而现有的在进行烘干时,普遍将器皿的开口朝上,由于在倒水时,器皿的内壁上会残留少量水分,导致在烘干时的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外科器皿清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电机和进水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左上角嵌入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中部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顶端固定安装有推手,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底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电机的上方开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进水管的左端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中部顶端开设有清洁液管并贯穿装置主体的顶端,所述导流管的底端连接有喷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底座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且可通过滑块在空腔内进行移动来调节大小。
优选的,所述喷管的数量与凹槽的数量相等,且每个喷管均匀凹槽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凹槽上均粘接有海绵垫,所述底座呈“U”形,且所述底座的长度大于凹槽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每一个凹槽均被七个卡块分成六等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可通过电机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电机、加热管和电磁阀门均通过PLC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电机和支撑板,通过将医疗器皿放置到底座内,使得器皿的底端站立在底座上,器皿的上部分卡在凹槽内,并通过卡块将其固定,使得器皿在被清洗后,通过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支撑板进行转动,将器皿内的水倒出,并将器皿的开口处朝下,使得内部的水分充分流干,防止器皿上附着水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琼,未经黄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9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进光量的一体式玻璃幕墙
- 下一篇:一种异形金属材料生产后用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