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吊装穿线操作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9310.3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5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都威;冯勇兵;毛水强;祝刚;吴良建;马新华;郑恒;刘畅;刘新;李富银;李阳;李恒轩;朱建阳;朱彦星;王翔;毛以华;明岩;杨威;郑豪;林俊岑;楼松;宋中书;厉锦涛;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F16B21/16;F16F15/28;B66D3/12;H02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铁锋 |
地址: | 321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调节 高度 吊装 穿线 操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吊装穿线操作杆,属于电力设备吊装辅助工具领域,包括杆身和位于杆身端部的穿线装置,所述杆身由至少两根单元杆套接组成,每根单元杆包括主体段和套接段,所述套接段的外径小于主体段的外径,所述套接段的顶部设有径向往两侧延伸的弹性销,所述主体段的底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对接孔,两根单元杆相互套接时,其中一根单元杆主体段的两个对接孔匹配对接另一根单元套接段的弹性销,所述穿线装置上也设有与所述弹性销对应匹配的插装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较为方便调节操作杆的长度,且使得每根单元杆的通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用于吊装设备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吊装穿线操作杆,属于室内吊装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负荷也在日益上升。在工业领域中,各类新兴大型设备被引进工厂,导致用电量持续上升。在医疗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创新式大型医疗设备进入手术实践中,医院的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因此,变电站的社会需求越来越明显,新建变电站工程也日益增多。目前,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设备故障问题迟迟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新建变电站的工程中,大型设备均被安装放置在室内环境。因此研究如何在室内环境中进行更加方便快捷的设备安装、后期返厂检修以及室内扩建工程成为当前新建变电站工程的重点。现今,国内外已经开始对室内大型设备吊装方式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吊装设备的穿线过程的研究相对就少,目前依然选择传统人工穿线,其工作效率低,危险系数高,且不适用于高空作业。因此本文研究一种简便的穿线装置,以达到提高吊装效率的目的,方便工人进行室内大型设备的吊装工作。
现今,在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重量在5~20t的较大重型设备的搬运就位主要采用绞磨牵引、滚杠滑动的方式,该方式对工人的施工经验和工作能力要求较高,且移动过程中会造成地面大量损坏。因此在新建变电站工程中引入航吊车,室内设备通过配备航吊车来进行安置检修使用。航吊车虽然应用广泛并且方便使用,但是航吊车本身安装费时费力,成本高昂,除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以外,后期很少再去利用航吊车,使用效率极低。
因此从使用效率和成本控制两方面考虑,新建变电站工程室内不再配备航吊车,取而代之的是室内关键位置配备合适的吊点,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关键部位的吊点,进行室内设备安装。室内的吊装利用厂房屋顶的吊环来实现,吊环通常为U型环,需要先将穿引线穿过U型环,再将钢丝绳用穿引线牵引过U型环。所以如何方便、快捷地将钢丝绳穿过吊环是影响整个吊装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吊装穿线操作杆,可以较为方便调节操作杆的长度,且使得每根单元杆的通用性更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吊装穿线操作杆,包括杆身和位于杆身端部的穿线装置,所述杆身由至少两根单元杆套接组成,每根单元杆包括主体段和套接段,所述套接段的外径小于主体段的外径,所述套接段的顶部设有径向往两侧延伸的弹性销,所述主体段的底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对接孔,两根单元杆相互套接时,其中一根单元杆主体段的两个对接孔匹配对接另一根单元套接段的弹性销,所述穿线装置上也设有与所述弹性销对应匹配的插装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中的吊装穿线操作杆,其杆身是由至少两根单元杆套接组成的,其中每根套接杆包括主体段和套接段,套接段的外径小于主体段的外径,如此设计后,套接段和主体段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台阶面,使得两根单元杆相互套接时,其中一根单元杆的主体段刚好可以定位抵住该台阶面,从而使得两根单元杆晃动度会更加小,因为通常吊装时吊装高度较高,整个杆身的高度较高,故对杆身自身的套接稳定性要求比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未经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9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