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源回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89297.1 | 申请日: | 2019-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8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冰;郭朝舜;郑海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1/08 | 分类号: | G02B21/08;G02B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源回射装置,主要作用是将入射光平行于原光束返回。包括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固定板上附设有角锥棱镜阵列;角锥棱镜通过固定胶安装于固定板;角锥棱镜以临近方式均匀排布于固定板上;角锥棱镜以纵、横方式排布于固定板上;角锥棱镜包括三棱体棱镜;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回射装置在单方式照明基础上实现“入射‑逆反射”双光场照明,满足全范围透射率目标探测物的照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回射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光学的观测技术,尤其浮游生物原位光学成像,因其最接近于传统公认的人工镜检方法,且结合图像分析、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种类识别和分类计数,进而实时分析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分布和变化特征,在浮游生物观测中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水下光学成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下所述。
现如今,基于光学成像的水下目标物探测技术,目标物照明存在很大的问题,水下目标物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单方向的照明,无法满足要求,具体表现在,对于透明(或近似透明)目标,基于背照式技术的暗视场照明是当前较好的解决方案,但对于非透明(低透射率)目标,只能采用前照明方式。现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如何把光线反射到透明物体上去,如何在单向照明方式的基础上形成双光场照明,是解决目前水下显微成像照明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源回射装置,用于解决水下显微成像中照明光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源回射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附设有角锥棱镜阵列,所述角锥棱镜阵列通过固定胶安装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由透明、透光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角锥棱镜以纵、横方向均匀排布于固定板上,形成紧密排列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角锥棱镜在固定板上的形状分布为三棱体棱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角锥棱镜以临近方式排布于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源回射装置,用于水下显微成像的照明,在单向照明的基础上,加入该装置形成一种“入射-逆反射”双向照明方式,解决了水下目标物随机性带来的照明问题,实现了全范围目标物的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光源回射装置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角锥棱镜的反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详尽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光源回射装置,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附设有角锥棱镜阵列,所述角锥棱镜阵列通过固定胶安装于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固定板1由透明、透光材料制成,包括亚克力玻璃等透明、透光性材料。
所述固定板1厚度为2-5mm。
所述角锥棱镜以纵、横方向均匀排布于固定板1上。
所述角锥棱镜以临近方式排布于固定板1上。
所述角锥棱镜在固定板1上的形状分布为三棱体棱镜,如图2所示,所述三棱体棱镜包括第一镜面2、第二镜面3、第三镜面4、第四镜面5,光束由第一镜面2进入三棱体棱镜,依次经过第二镜面3、第三镜面4到达第四镜面,最终由第四镜面平行于原进入光束反射出三棱体棱镜。
以单方式照明-前照光照明时,引入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回射模块形成“入射-逆反射”双光场照明方式,为不同透射率目标探测物提供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9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