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88336.6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蒋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22;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袁嘉恩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室内 漏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包括外壳、换热器和风扇,所述换热器和风扇均设于外壳内,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与换热器匹配的防漏风壳体,所述换热器换热器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防漏风壳体上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柱,所述换热器与卡槽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所述防漏风壳体上设置有有与弧形面匹配的蓄水槽,所述防漏风壳体内设有集水腔,且防漏风壳体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上侧壁设置有与集水腔连通的防溢孔,所述防溢孔的高度高于弧形面最下端的高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海绵与水封的方式同步进行,双层密封效果较好,同时密封海绵的设置还能够降低空调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
背景技术
有的分体空调室内机蒸发器与底壳后边经常出现漏风的现象,导致出现凝漏水,严重影响到空调的品质,现有的解决方式一般是贴敷一条密封海绵或PET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这种解决方式依然存在着漏风的可能,防漏风效果不佳,因此需要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漏风效果不佳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包括外壳、换热器和风扇,所述换热器和风扇均设于外壳内,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与换热器匹配的防漏风壳体,所述换热器换热器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防漏风壳体上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柱,所述换热器与卡槽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所述防漏风壳体上设置有有与弧形面匹配的蓄水槽,所述防漏风壳体内设有集水腔,且防漏风壳体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上侧壁设置有与集水腔连通的防溢孔,所述防溢孔的高度高于弧形面最下端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卡柱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厚度均匀质地柔软的密封橡胶圈。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集水腔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设置有匹配的活塞。
优选地,所述防漏风可以远离蓄水槽的一侧与换热器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密封海绵。
优选地,所述防漏风壳体外表面涂设有一层厚度均匀的防锈蚀镀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卡头上设置密封橡胶圈是为了避免进风口内的空气经由卡柱与卡槽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机内部,防溢孔的设置既可以保证蓄水槽内的水量不会过高漫过防漏风结构进入空调室内机内部 ,另一方面,又能保证蓄水槽内的水位在合适的高度,起到良好的水封效果,避免外界的空气进入空调室内机内部,密封海绵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防漏风机构的防漏风性能,同时还能够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防漏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外壳、2进风口、3换热器、4风扇、5防漏风壳体、6排水口、7活塞、8密封海绵、9卡柱、10卡槽、11蓄水槽、12防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83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定子端部绝缘盒挡块拆除专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冲击扳手用线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