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型风刀及采用该风刀的铜带清洗表面水迹氧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7960.4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陈清香;张锋;孔令豪;王婷;胡盼龙;冯茜;李晓博;刘杰锋;李鑫;刘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曹一杰 |
地址: | 04351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风刀 采用 清洗 表面 氧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材酸洗、清洗过程中表面出现水迹氧化的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V型风刀及采用该风刀的铜带清洗表面水迹氧化的装置。一种铜带清洗表面水迹氧化的装置,包括顺次设在生产线上的钝化箱、挤干辊、次级挤干辊或3M千年辊、V型冷风刀组合、热烘干箱;所述V型冷风刀组合为上下平行布置的一对V型风刀;所述一对V型风刀间隔一定且向外突出的V型边与带材运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针对厚度为0.5mm至2.5mm的铜带清洗过程中出现挤干辊或3M千年辊挤不干、带材表面有残余水分等问题,通过安装此装置解决铜带表面水迹氧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材酸洗、清洗过程中表面出现水迹氧化的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V型风刀及采用该风刀的铜带清洗表面水迹氧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铜带市场化竞争逐渐激烈,对降低铜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表面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厚度0.5mm至2.5mm的铜带清洗中,因挤干问题、3M千年辊成本问题、烘干问题,造成铜带表面水迹氧化。铜带表面的水迹氧化直接影响到下游客户使用加工,因此,铜带表面水迹氧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铜带酸洗加工过程中,经过脱脂清洗→冷水清洗→酸洗处理→刷箱刷洗→热水冲洗→钝化处理→烘干等一系列处理过程,清除带材表面的油迹、氧化及其它残留物。在钝化处理→烘干这个过程,生产0.5mm-2.5mm使用3M千年辊或挤干辊不能有效清除带材表面水分,而且3M千年辊成本较高,生产过程中3M千年辊易腐蚀、易磕伤,容易造成带材表面水迹氧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厚度为0.5mm至2.5mm的铜带表面水迹氧化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V型风刀及采用该风刀的铜带清洗表面水迹氧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V型风刀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V型风刀,V型风刀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内部为空腔的结构,所述V型风刀在水平面的投影呈V型,沿向外突出的V型边开有若干个呈水平排列的出风口。
所述V型风刀开口的一端接外部风源,开在突出的V型边上的出风口用于向外吹出冷风。
本实用新型所述铜带清洗表面水迹氧化的装置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铜带清洗表面水迹氧化的装置,包括顺次设在生产线上的钝化箱、挤干辊、次级挤干辊或3M千年辊、V型冷风刀组合、热烘干箱;所述V型冷风刀组合为上下平行布置的一对V型风刀;所述一对V型风刀间隔一定且向外突出的V型边与带材运动方向相反。
一对V型风刀上下间隔布置,带材由一对风刀中间通过,且运动方向与V型顶角相反,这样开在突出的V型边上的出风口可以将气流吹向带材表面,由于风刀所具有的V型结构,使得带材上的残余水分可由中间向两边吹落,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残余水分吹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带材表面的清洁工作,消除了铜带表面的氧化隐患;结合热烘干箱,可以促进带材表面水分的清洁与干燥。
进一步的,钝化箱与烘干箱距离不超过1米效果最佳;V型冷风刀上下面距离带材表面不超过30mm,效果最佳。
进一步的,风刀材质为不锈钢,使用精密型封闭,采用涡流风机驱动,风刀耐腐蚀、耐高温,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V型风刀增加风与带材表面接触面,斜吹风角度约120度(115~130),水从角落褪去,面积小,不易残留水分。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工装进行调整,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执行,适于推广到铜及铜合金(厚)带材酸洗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所述铜带清洗表面水迹氧化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 V型冷风刀安装示意图。
图3 V型风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7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